课件编号17253165

华师大版 初中科学 九上 第2章 第3节 重要的碱Ⅰ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12057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华师大,答案,练习,同步,重要的,3节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重要的碱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接触,能发生化学反应却无明显现象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 B.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 C.氧化铁与盐酸 D.石灰石与盐酸 2.氢氧化钡(Ba(OH)2)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似。实验小组为了验证氢氧化钡的某些化学性质,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利用实验①验证氢氧化钡溶液显碱性 B.利用实验②验证氢氧化钡能与酸反应 C.利用实验③验证氢氧化钡能与某些盐反应 D.利用实验④验证氢氧化钡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3.在①二氧化碳,②酚酞试液,③稀盐酸,④硫酸铜溶液这四种物质中,能和氢氧化钠作用且表现出了“碱的通性”的组合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方法不恰当的是(  ) A.不避光 B.玻璃瓶配玻璃塞 C.塑料瓶盛 D.密封 5.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上出现了一层白色固体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  ) A.氢氧化钠 B.硫酸钠 C.碳酸钙 D.碳酸钠 6.一定温度下,向ag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NaOH固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n=c-b B.MP段发生的反应为:FeCl3+3NaOH=3NaCl+Fe(OH)3↓ C.P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种类有三种 D.生成Fe(OH)3的质量为(n-c+a)g 7.科学推论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C.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8.小黎在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时,记录了的部分实验及现象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A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固体受潮,逐渐溶解 B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C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氯化钠生成 D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A.A B.B C.C D.D 9.25克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5克20%的稀硫酸充分混合后的溶液,不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A. 氧化铜 B.二氧化碳 C.氯化钡溶液 D.硫酸铜溶液 10.小柠同学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对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产生了疑虑,设计了以下4种实验方案:①滴加无色酚酞,若变红,说明溶液没有变质;②加适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③加适量CuSO4溶液,有沉淀生成,则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④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沉淀产生,则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①和③④ D.①②③ 11.将某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如图所示曲线。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 B.a至d段硫酸钠质量不断增大 C.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小 D.c点比a点所含的溶质种类少 12.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证明该溶液是碱溶液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是盐酸 C.某白色固体与熟石灰混合后加热,产生可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证明该固体是铵盐 D.某白色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该固体是碳酸钠 13.对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是稀硫酸,则生成物质中一定有水 B.若C,D是盐和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