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54749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8.2 学生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4-06-0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3421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京,改版,八年级,全册,8.2 学生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步
  • cover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8.2 学生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3分)如图所示,人眼在处看见河里处有一条鱼。若从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恰好照射到鱼身上,则激光应对着哪一点射出 A. 点 B. 上方些 C. 下方些 D. 左方些 2.(3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C.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 D.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3.(3分)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斜 角,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 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 ) A. 平面镜1的正上方 B. 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 C. 平面镜2的前上方 D. 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 4.(3分)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已知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入射角等于 B. 反射角等于 C. 折射角大于 D. 折射角等于 5.(3分)图中正确表示了光通过透镜的是 A. 甲图 B. 乙图 C. 丙图 D. 丁图 6.(3分)用手机看视频,图象太小,屏幕放大器凸透镜来帮忙,小明通过透镜可看到放大了的图象,如图所示,手机距离透镜,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 B. C. D. 7.(3分)物体从距凸透镜24厘米处,沿主光轴移动到距透镜16厘米处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由缩小的像变为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8厘米 B. 10厘米 C. 12厘米 D. 16厘米 8.(3分)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 A. 将凸透镜往上移 B. 将蜡烛往上移 C. 将光屏往下移 D. 将蜡烛往下移 9.(3分)如图所示是小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情景示意图,烛焰位于距透镜倍焦距处,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工作原理与此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器件是 A. 照相机 B. 放大镜 C. 投影仪 D. 潜望镜 10.(3分)下列关于光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老花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B. 近视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C. 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正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D.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4分) 11.(3分)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现象。“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说的就是光的_____现象。 12.(2分)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某同学设计安装了一块能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如图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角度应为α=_____;午后,随着太阳西斜,α应适当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3.(2分)张欣从镜子里看到李琪的脸,那么,李琪____看到(填“能”或“不能”)张欣的脸.这是因为____. 14.(2分)(2022 晋中)如图所示,西汉时期的《准南万毕术》中记载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请你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_____镜,若要“火生”应把“艾”放在镜的_____位置。 15.(5分)如图所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_____。当眼睛看近处时,睫状体紧张,晶状体变_____,让像落在视网膜上;当看远处时,睫状体_____,晶状体变_____,也让像落在视网膜上。 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6.(10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 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