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57079

第23课《范进中举》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69030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3课,范进中举,课件,2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范进中举》 科 举 流程 县级考试 岁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童生 生员 秀才 贡士 进士 秋闱 举人 春闱 第一名:解元 第一名:会元 状元 榜眼 探花 (步入官场) (三年一次 八月) (乡试次年 二月) 杏榜 省级考试 (会试后 二个月) 一 出自己外,可免除家中两人的徭役; 二 遇地方长官拱手行礼,不需叩头跪拜; 三 穿盘领长衫,戴方巾,蹬长靴; 四 可委派代理处理官司纠纷; 五 指控有罪时,不可抓去审问,尤其不可用刑; 确实犯罪时 ,也不可受刑,拿钱赎罪即可。 秀才礼遇: 一 地方称“乡绅”,出头露面受人尊敬;进出县衙,县令示座; 二 免除全家赋税、徭役; 三 享受国家发给的生活补贴; 四 有参加会试的资格; 五 可出任地方教育官职 举人礼遇: 进士三甲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状元 榜眼 探花 合称三鼎甲)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古代科名与近代学位对照表 参照张之洞新学堂则例 科举科名 等级 近代 状元榜眼探花 最高等级学位(功名) 大学毕业生(最优) 进士 最高等级学位(功名) 大学毕业生 举人 中等级学位(功名) 高中毕业生 秀才 初等级学位(功名) 初中毕业生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人,清代小说家 吴敬梓的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中,共出了六名进士 受家族的影响,他少时热衷科举 年轻时曾考取秀才,此后屡试不中,生活贫困 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 著有《儒林外史》《文木山房诗文集》等 吴敬梓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 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 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 讽刺因热中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习气。 成功的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的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 小说描写广东学道周进上任后主考南海、番禺两县的童试,考生中就有范进。范进当时已是54岁了,从20岁到54岁,他整整考了34年。当花白着胡子的范进坐在考场里,引起了周进的怜悯,因为范进与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周进最初考了许多年连秀才也没有考上,最后他做生意的一个朋友替他捐钱买了一个秀才资格,他才得以考上举人,最终考上进士。正因为如此,他才对范进格外关照,结果范进在童试中考上第一名秀才,紧接着在乡试中考了第七名。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那么《范进中举》这篇小说中讽刺了哪些人? 好了!我中了! 身份 年龄 地位 经历 社会关系 言语 动作 心理 相貌 神态 好了!我中了! 项目 中举前 中举后 对范进的态度 说话的态度 所带礼品 对嫁女的解释 对相貌的评价 对才学的评价 对家母的称呼 嫌贫爱富 趋炎附势 姓名 范进 身份 读书人(儒生) 年龄 54岁 家庭成员 母亲 妻子 丈人 外貌 中举前: 中举后: 学习 经历 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同年中举 主要社会关系 中举前: 中举后: 尖嘴猴腮 品貌好 相貌体面 轻视他的胡屠户、同案、邻居 百般奉承讨好他的胡屠户、邻居, 主动送钱送房的“世弟兄”张乡绅 对胡屠户的教训,他“唯唯连声”,还说“岳父见教的是”(①段) 为参加乡试去借盘缠,又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他的表现只是“摸门不着”。(②段) 已经习惯于对人低三下四,对周围人的轻蔑、嘲笑甚至侮辱都默默承受,不敢有丝毫反抗,逆来顺受、卑怯屈辱到了极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