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58239

青岛版六上3.5《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2张PPT)

日期:2024-06-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25642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青岛,22张,教学设计,整体,单元,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布艺兴趣小组 分数除法》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分析 《义务课程数学2022年标准》中指出: 内容要求:能进行分数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感悟运算的一致性,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学业要求:能进行简单分数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并说明运算过程,能在较复杂的真实情境中,选择恰当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二)本单元教材编排的内容 本单元共安排四个信息窗,教材以“布艺兴趣活动”为素材。 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布艺兴趣小组“给小猴做衣服”的情景,借助问题“做一件背心需要布料多少米?”和“做一条裤子需要布料多少米?”引入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学习。 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做书信袋和裙子”的活动情景,借助问题“2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小书信袋?”“2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大书信袋”教学整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借助问题“米布可以做几条裙子”,教学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总结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第三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做蝴蝶结”的情景,借助问题“第一小组计划做多少个蝴蝶结”,学习用方程的方法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第四个信息窗呈现“做帽子”的情景,借助“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的问题,学习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和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教师要特别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结合教材创设的情景,组织丰富、有效的数学活动,引导学习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学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四)本单元教材思维导图: ( 信息窗1 摸球游戏 从甲袋里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 从丙袋里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从乙袋里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 事件的不确定性 可能性有大有小 ) 二、单元学习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借助直观图示,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法以及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试题。 2.使学生能够运用分数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用方程解决分数除法问题的优越性。 3、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相关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的能力,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4、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单元重难点 (一)重点 1、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学习用方程的方法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简单的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二)难点 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四、单元框架整合与说明 (一)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 1.选取的素材贴近学生生活,主题鲜明有趣。 本单元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布艺兴趣小组的活动为素材,创设了布艺兴趣小组,给小猴做衣服,做书信带和裙子,做蝴蝶结等一系列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去。这些素材简明直观,信息明了,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索活动。 2.内容编排分段推进,螺旋上升。 在分数除法中,不论哪种情况的计算方法,都可以归结为乘除数的倒数。如果开始就举一个数除以分数的例子,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也较难理解。所以教材分两部分教学,先教学分数除以整数,在此基础上再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接着安排了用方程法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在学习分数除法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