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发现与创造 教学课件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五课 1 新课导入 导学 一些闲置或废弃的物品,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来观察,就会看到它们在材质、形状、色彩上各具美感,可以用来进行很有意思的创造。关键是用心琢磨这些材料的色彩、肌理、形状和质地,根据材质特点大胆创意,使作品达到既实用又美观的效果。 环顾教室,发现变废为宝的物品。简单说出是利用什么材料制造的。表述明确的小组有加分。 发现大比拼 2 课堂讲授 一、发现:材质美感 细心感受这些艺术品,它们来源于身边的哪些废弃物,这些材质给你怎样的美感? 塑料瓶朦胧的材质,在灯光的映衬下,展现了一种柔和含蓄的美。 瓦楞纸表面有着特殊的肌理,截面和表面怎么看都颇具美感。 废磁带亮丽的光泽与头发的质感异曲同工 课堂讲授 易拉罐材质特有的金属光泽,赋予作品灵动华丽的美。 课堂讲授 陶罐粗糙的质感和天然的色彩给人以朴实无华的美感。 二、利用:美术语言 许多作品在保留了材质自身的美感外,艺术家利用造型、色彩、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将材质的美感发挥得淋漓尽致。 小铅笔头运用造型语言,密集的排列,融合了色彩美、肌理美和秩序美。 课堂讲授 磁带盒的质感和磁带的圆形,整齐的排列组合,带有很强的现代感。 带花边的铅笔屑和木质的原色,根据明暗关系拼贴在一起,既有造型美又有特殊的肌理效果。 课堂讲授 利用报纸的原色,通过有秩序的编织,创造出凹凸的肌理效果,散发着朴素自然的美。 课堂讲授 楚帛书是1942年9月在长沙东郊子弹库的战国楚墓中被盗掘出土的,现存放在华盛顿的赛克勒美术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这是一幅近长方形的丝织物,四边环绕绘有代表春、夏、秋、冬四季十二月的彩色神像,并附有“题记”,写有十二月的月名和每个月神主管的事。在四边所画神像的中心,配合神像写有中国的创世神话。 课堂讲授 你能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实用的日用品吗? 环保创意行动方案: 生活中有很多宝贵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忽略,比如一个废瓶子,一张皱纹纸,好吧!现在就让我们把这些常常被人遗忘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变废为宝吧! 看来从废旧材料到艺术品 只是举手之劳,还等什么,行动吧! 3 作品欣赏 1.学习本课的创作方法,自己寻找材料。设计制作一件日用品,注意它的美感和实用性。 2.用简短文字描述自己的作品和创作心得。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