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67080

第13课 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961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原卷版
    第13课 唐诗五首 ( 课下注释小练 )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东皋 徙倚 驱犊 采薇 燕然 荆门 没马蹄 贾亭 沙堤 ( 课后培优练 级练 )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朗读节奏一般包括:轻快型、凝重型,舒缓型、高亢型等几种。班级举行诗词朗诵大会,现在请你朗诵下面的诗歌,你将分别采用什么朗读节奏? (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2.判断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②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④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⑤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王维字 , 代著名诗人。进士出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 ”,有《王右丞集》。 4.李白,字 ,号 ,唐朝诗人。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 诗人。有“ ”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 5.《黄鹤楼》选自《 》,崔颢(hào)(约公元704—754年), 代诗人,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其作品 、 。 6.《钱塘湖春行》一诗选自 ,作者 是 代大诗人,字 ,晚年又叫 。 7.(2020八上·昌平月考)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三峡》这篇短文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B.《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语言精练生动。 C.《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安慰之情。 D.《使至塞上》的颈联描绘了在边塞见到的奇丽壮阔的景象,为“千古壮观”之句。 8.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周约有5万把共享雨伞现身杭州街头,它们分布在杭城的火车站、地铁站、商场、公共区域等地。 B.坦桑尼亚信息服务部部长哈桑·阿巴西表示,来自中国的影视作品是坦桑尼亚民众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活。 C.为了孩子的前途和未来,逼得众多父母必须“押”着孩子去做很多事。 D.选择散养的父母一定要实时检视自己的理论是否过期,教育方式要符合孩子的特点,等等。 9.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东皋(gāo) 徙倚(xǐ) 没马蹄(mò) B.采薇(wēi) 萋萋(qī) 唯落晖(huī) C.燕然(yān) 都护(dū) 白沙堤(tī) D.驱犊(dú) 征蓬(péng) 贾亭西(jiǎ) 10.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1.下列作品与作者、作者所属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野望》─王维—唐代 B.《黄鹤楼》—崔颢—唐代 C.《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代 D.《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 12.下列对各首古诗的内容、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鹤楼》一诗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没有一丝斧凿痕迹。诗的前四句叙仙人乘鹤的传说,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幻的;后四句则是写实,写眼前所见,抒发个人情怀。将神话与眼前的事物巧妙地融为一体,目睹景物,吊古伤今,尽抒胸臆,富含情韵,飘逸清新,一气贯通。 B.“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人完全为湖光山色所陶醉,从而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喜悦的心情。 C.《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诗人坐在船上沿途观赏,一路看来,眼前的景物逐渐变化,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D.《使至塞上》以简练的笔墨写了出使边塞的经历,诗中所写景物具有婉约的特点,诗人很善于将自然景物融入到诗的意境中来。 13.按要求填写句子。 (1)《野望》中描写秋色一片的句子是 , 。 (2)芳草鲜美,诗情永恒。黄鹤楼上,崔颢高歌“ , ”,写登楼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