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71065

4.3 海洋与人类-高一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共44张PPT)

日期:2024-06-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835142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44张,课件,一册,必修,教版,海洋
  • cover
新湘教 必修一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 必备干货 课标解读 1、说出海洋资源的分布特点。 2、理解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3、关注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增强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目 录 CONTENT 01 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02 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①生物资源:用途、问题、措施②热液生物、冷泉生物③矿产资源:油气、可燃冰、锰结核、滨海砂矿④空间资源:运输、生产生活、人工岛优缺点 ①海洋生物减少②石油污染及处理办法③海洋环境保护 03 知 识 拓 展 ①海 洋 牧 场、海洋空间资源优缺点②滨海带的生态环境问题、赤潮③ 石油污染、海洋沙漠化效应及对海洋生物危害;防治石油污染、海上石油泄露清污;海洋环境问题 古代先民对大千世界的探索,有很多是围绕海洋展开的。浩瀚的大洋,奔腾的浪涛,涨落的潮汐,深邃的海底,引发人们诸多的遐想,唤起人们探索的激情。记载古希腊时期奥德修斯海上十年漂泊历程的《荷马史诗》里,充满了关于狂风巨浪、船毁人亡的描述。我国浙江沿海居民 7 000 年前已能驾驶独木舟出海探险,充满神奇色彩的《山海经》《尚书》等古籍,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对海洋的早期探索和认识。 1. 说一说你所了解的人类探索和开发海洋的事例。 海洋渔业、海上石油开采、海水制盐、潮汐发电、填海造陆、海洋航行等。 2. 海洋学现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重要性得到全世界的公认。有人认为,人类正从“黄色陆地文明”向“蓝色海洋文明”转变,你怎么看待这一观点? 古代先民对大千世界的探索,有很多是围绕海洋展开的。浩瀚的大洋,奔腾的浪涛,涨落的潮汐,深邃的海底,引发人们诸多的遐想,唤起人们探索的激情。记载古希腊时期奥德修斯海上十年漂泊历程的《荷马史诗》里,充满了关于狂风巨浪、船毁人亡的描述。我国浙江沿海居民 7 000 年前已能驾驶独木舟出海探险,充满神奇色彩的《山海经》《尚书》等古籍,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对海洋的早期探索和认识。 2. 海洋学现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重要性得到全世界的公认。有人认为,人类正从“黄色陆地文明”向“蓝色海洋文明”转变,你怎么看待这一观点? 目前,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陆地资源已不能满足人类活动的需求,因而逐渐把目光转向海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利用越来越深入,从最初的海洋渔业、运输业,到现在的海洋生物产业、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等新兴工业,预示着人类正从陆地的“黄色文明”向海洋的“蓝色文明”转变。 讲练结合 材料一:据英国《卫报》报道,太平洋上漂浮的垃圾比之前想象的多得多,这给人类敲响了警钟:海洋里塞满了数万吨的塑料垃圾。不断蔓延扩大的垃圾带面积达160万平方公里,比两个法国还大。下图为太平洋上的“垃圾岛”示意图。 谈谈海洋塑料垃圾的危害及解决海洋塑料垃圾的措施。 危害:污染海洋环境;堵塞城市下水道、洪灾风险加剧;海洋生物因吞食垃圾或被塑料包装缠绕而伤亡;降解为细小颗粒的的塑料垃圾被鱼类吞食后,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影响船舶航行;破坏滨海旅游环境。 措施:制止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回收和遏制使用塑料袋;加大对海洋垃圾的清理;提高民众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海洋垃圾污染。 海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海洋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资源,海水养殖、石油开采、填海造陆等产业活动,让人类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海洋交通运输长期占据重要地位,具有运量大、价格低、污染少的特点。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于海洋开发,促使海洋产业迅猛发展。但是,不合理的海洋开发方式,使得海洋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多种威胁。 一、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一)海洋生物资源 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