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271169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5 长方形 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应用 (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264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 cover
长方形 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应用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4~45页练习六第8~11题、思考题、“动手做”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后,能将它熟练的应用到解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能够独立或通过小组合作用四个小方块组成的不同图形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学生在应用周长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图形的变换,关注原来图形的周长和拼成的图形的周长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发展,锻炼推理能力。 学生在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和数学方法的灵活性,感受学习数学方法的重要性,培养会思考、爱思考的学习习惯,激发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灵活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联系问题的具体情境灵活应用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PPT,学生裁剪好两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两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学生事先剪好课本103页上的方格图。 教学过程 : 数学小讲师活动 一.复习引入 谈话引导: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小朋友们回顾一下本单元的知识点,说一说我们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哪些内容呢? 交流提问:你能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点吗?它们的周长各是怎样算的?在计算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回顾整理:出示课件中的思维导图,梳理单元知识体系。 揭示课题:本节课我们进一步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灵活题目的实际问题,提高周长计算方法的应用能力。 二.知识应用 练习六第8题 提问:学生说说口算方法,重点检查学生的算理掌握情况。 反思:针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说说原因避免重复犯错。 练习六第9题 (1)提问:说说题目中哪些数字信息很重要,对于第一问是怎样想的,列出算式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宽是6厘米,长是宽的3倍,倍数关系用乘法解决。 提问:根据什么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呢? 明确: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先求出长宽之和,再×2。 追问:对于这两小问,求出哪个问题更重要?为什么呢? 师小结:对于本题的第二问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长和宽,哪一个不知道就需要将它求出来,这样才能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强调: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一定要熟练准确掌握。 练习六第10题 (1)提问:对于第一问你是怎样理解的?求篱笆的长,其实是在求什么? 明确:求篱笆的长就是求长方形菜地的周长。 反思:解决这一问解题的关键是什么?这题对于今后的题目有何启示? 强调:注意题目的灵活变通 ,理解题意很重要。 (2)提问:菜地的一面靠墙,可能是哪一面?有几种可能? 探究:学生将数学课本横向竖起当做墙,用手围出篱笆,明确有长方形菜地长的一面靠墙和宽的一面靠墙两种情况。 追问:篱笆的实际长度还有几面?求篱笆至少长多少米实际上是在求什么?哪一面靠墙篱笆最短? 明确:根据题意画图验证答案,只有长的一面靠墙篱笆才能最短,即求篱笆的长度也就是两条宽加一条长的长度。 练习六11题 教师鼓励学生动手拼一拼,体验图形的变化,以及计算方法的变化。 操作:学生拿出裁剪好的两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将它拼成长方形。将拼好的长方形在桌面放好,用手比划出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 提问:它的周长该如何计算? 明确:先算出长方形的长3+3=6(厘米),再算长宽之和6+3=9(厘米),最后算9×2=18(厘米)。 指出:请错误的同学说说做错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下次出错? (2)操作:学生用两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拼出正方形。 提问:你能说说它的边长是多少吗?你是怎样计算的? 交流:哪种方法最简便?为什么? 明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