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日晷》说课稿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六年三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日晷》。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日晷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 以问题“古人是怎样利用太阳计时的”为切入点,明确了本课探究的主题,并通过“认识日晷”和“做日晷模型”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认识古人计时的方法,进一步巩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移动是有规律的”这一知识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知识面;通过制作日晷模型的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古人的计时方式,让学生在课前了解日晷的相关知识,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通过观察日晷、交流资料,了解日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为下面制作日晷的活动打好基础。第二个活动,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并试用日晷模型,通过经历“设计-制作-摆放-使用”的整个活动,进一步认识日晷,学会使用日晷。第三部分为为拓展活动,以“查找资料,了解古代还有哪些计时方法。”为拓展活动主题进行课后学习,力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关于古代计时仪器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 二、说学情 三年级小学生一般喜欢观察,对动手制作的学习活动也是充满了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性强,但也存在动脑思考的深度不足,在动手能力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需要在教师指导下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学素养。三年级学生已经了解了一部分本课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有关的生活经验,譬如了解太阳和影子的变化规律,知道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的方法,认识了影子的位置与太阳位置的关系等,为本课科学学习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日晷是根据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进行计时的一种仪器。 2.了解日晷计时的方法。 【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引导下,能利用材料制作日晷模型,会使用日晷模型计时。 【情感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制作日晷模型、使用日晷模型计时表现出探究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认识日晷是根据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进行计时的一种仪器。 【教学重点】 日晷对应当地时间的调整方法。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本课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探究问题,并且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发,充分的发挥了自主探究的能力。做到了“玩中学”“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进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六、说教学过程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 课前搜集日晷相关资料、制作日晷模型的相关工具和材料:硬卡纸、胶水、细木棍等。 教师准备: 手表、指北针、已经做好的日晷模型、相关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课件、记录表。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关于时间与生活的关系话题,提出问题:“我们现在有手表、看手机显示,能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可在古时候没有手机、没有钟表的话,怎样才能知道时间呢?” 学生积极与教师交流。 [PPT 3 出示]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适时出示日晷的图片和课前制作好的日晷模型,板书课题,导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探究新知 【认识日晷】 [PPT 4 出示]教师指导学生交流课前学生搜集整理的有关日晷的资料,积极引导学生进一步仔细观察日晷模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