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83855

25.《灰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表格式)

日期:2024-06-1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2038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格式,练习,作业,学习,任务,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25 灰雀(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 三年级上册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教学目标 1. 认识“宁、胸、脯、惹、仰、渣、或、者”8个生字,能解释“婉转、惹人喜爱”的意思,会写“宁、养、渣、谷、或、者、男”7个字,会写“养病、跳动、欢快、男孩、或者、严寒、本来”7个词语。 2. 能说清灰雀的特点和它发生的事情。 3.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推断人物的内心想法,分角色朗读出对话的语气。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对话双方的言行举止,推断人物的内心想法。分角色朗读出对话的语气。 2. 阐述读文后明白的道理,并对列宁和男孩的行为作出评价。 教学难点: 1. 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对话双方的言行举止,推断人物的内心想法。 2. 阐述读文后明白的道理,并对列宁和男孩的行为作出评价。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进入新课学习 1.板书课题。 2.请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了解故事的主要人物 1.布置任务: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边读边思考:故事里有哪些人物。 2.组织交流:故事里有哪些人物? 预设:故事里有列宁和小男孩。 3.简介列宁。 讲解:列宁出生于1870年。他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三、默读课文,了解这是怎样的灰雀以及围绕灰雀发生的事件 1.指导学生了解这是怎样的灰雀。 (1)点拨:课题是灰雀,灰雀是文章的一条线索。 板书:灰雀。 (2)布置任务:这是怎样的灰雀?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内容说一说。 (3)组织交流:这是怎样的灰雀? (4)指导学习词语“胸脯、婉转、惹人喜爱”。 (5)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三只灰雀为什么很惹人喜爱。 预设:灰雀颜色漂亮,声音动听,又活泼可爱,真惹人喜爱。 点拨:这样的灰雀,难怪列宁和小男孩都很喜欢它。 板书:喜欢 (6)指导学生朗读,体会灰雀惹人喜爱。 2.指导学生了解围绕灰雀发生的事件。 (1)讲解:一天,列宁发现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不见了。 板书:不见了 讲解:他找遍了周围的树林,可见他是多么喜欢这只灰雀啊!但是没有找到。 布置任务:后来灰雀怎么样?读读第11自然段,说一说。 (2)组织学生交流。 预设:后来,灰雀回来了。 板书:回来了 提示学习任务:这只灰雀为什么先是不见了,第二天又回来了呢?接下来,我们学习列宁、小男孩与灰雀之间发生的事。为了理解这部分内容,我们要读懂文中的对话。 四、学习3-6自然段,读懂对话的意思 1.指导学生读懂列宁和小男孩主要在谈论什么。 (1)布置任务:默读课文3-6自然段,边读边想:列宁和小男孩主要在谈论什么。 (2)组织交流。 预设:他们在谈论那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去哪儿了。 追问:他们为什么要谈论灰雀去哪儿了? 预设:因为那只灰雀不见了,列宁找不到它,想知道它去哪儿了,正好看见小男孩,就问小男孩有没有见过。 点拨:这是列宁和小男孩会有这段对话的原因。 2.指导学生读懂列宁和小男孩说这些话时在想什么。 (1)布置任务:默读3-6自然段,边读边想:列宁和小男孩说这些话时在想什么。 (2)组织交流,指导学习。 ①指导读懂列宁的话:“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请学生读句子。 提问:列宁现在心情怎么样? 预设:难过、担心。 ②指导读懂小男孩的话:“没……我没看见。”。 请学生读句子。 提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听到列宁这么问,小男孩怎么想? 预设:小男孩想,他不能说看见过,因为他把灰雀带回家了,如果告诉列宁,列宁就会责备他。 追问:小男孩为什么要把灰雀带回家? 预设:因为小男孩很喜欢这只灰雀。 点拨:小男孩心里有秘密,害怕被人发现,所以说起话来吞吞吐吐的。 指导学生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