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289137

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1.3 地球的自转 学历案

日期:2025-04-27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1次 大小:13470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商务,星球,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
  • cover
课题名称 第一章 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9.24 课标要求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 背景分析 在对静态地球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的现象,也为后面学习地球的公转做准备。提高学生对地球认识的水平(静态的地球→动态的地球)。 学习目标 1.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并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2.运用手电筒、乒乓球等工具演示昼夜更替,总结其产生的条件并指出晨昏线。 3.掌握推算时差的方法,用实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应具备的基本时差知识。 学习 重难点 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演示, 理解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分清昼夜现象和昼夜更替。 评价任务 1.以小组为单位,正确演示地球自转,并完成同步练习册P9页第2题,在赤道上空、北极上空和在南极上空分别用箭头标注所观察到的地球自转方向。(检测目标1) 2.实验模拟昼夜的更替,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检测目标2) 所需条件 本课使用希沃白板中的电子“三维地球”,《地球自转示意图》《地球自转的方向示意图》《世界时区图》等资源。利用地球仪、手电筒等工具演示地球自转。 板书设计 学习任务一、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目标1) 学 习 过 程 学 习 过 程 学 习 过 程 学 习 过 程 学习内容 学习成果 1.「激趣导入」 家在印尼(赤道穿过)的小明同学向我炫耀说:“昨天上完地理课,我才知道我每天只需要坐在教室里,连车票都不用买就可以日行八万里,你可以吗?” 追问:我们能日行多少里呢?和我们所处的纬线有没有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可以VS不可以 我们大概能跑32789千米,长度为我们所处纬线(34.86°N)的长度。 注:计算方法360*111*cos34.86 课题:地球的自转 设计说明:从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设置学生听得懂的情境,以学生为主角,刺激学生思考,让学习更具趣味性和生活化。同时,利用我国和印尼的纬度差异也进一步复习了上节纬线长度的知识,即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屏幕」在“三维地球”上用动画演示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特点: 方向: 。 周期: 。 旋转中心: 。 3.「合作探究」 活动一:观察演示,判断正误 正确摆放地球仪;转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 活动二:小组合作,演示地球自转分别从三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特征: A.眼睛正对赤道,看地球自转方向 B.眼睛正对北极,看地球自转方向 C.眼睛正对南极,看地球自转方向 A.眼睛正对赤道,看到的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B.正对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 C.正对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问题1」画一画:(同步练习册 P9) 设计说明:利用“三维地球”给学生以视觉体验,让学生动手演示给学生以感官体会,并通过从赤道、南极、北极三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帮助学生建构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地理学习能力。 学习任务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目标2) 学习内容 学习成果 现象一:昼夜更替 1.「合作探究」 (1)用手电筒作光源(太阳),照射地球仪,地球仪静止,面向太阳和背向太阳的一面各是什么现象? 用绿色和白色纸片标注北京(A)和纽约(B),用手电筒照射北京(A),地球仪静止,观察两地的现象? (3)将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180度,再来观察北京(A)和纽约(B)地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4)连续转动地球仪,再来观察北京(A)和纽约(B)昼夜变化情况是怎样的呢 昼夜更替 (1)面向太阳的一面是白昼, 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此时为昼夜现象。 (2)此刻,北京(A)处在_____, 纽约(B)处在_____. (3)此刻,北京(A)处在_____, 纽约(B)处在_____. (4)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更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