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297045

九年级上册沪教版化学上海期末复习试题 (含解析)

日期:2025-11-2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4376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上册,教版,化学,上海,期末
    2023年九年级上册沪教版化学上海期末复习试题 选择题 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炬成灰 B.木已成舟 C.铁杵成针 D.滴水成冰 2. 太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元素符号为(  ) A.H B.He C.N D.O 3. 属于氧化物的是(  ) A.Na2CO3 B.O2 C.Al2O3 D.KOH 4. 硒有防癌、抗癌作用,这里的“硒”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5. 表示1个氧分子的化学符号是(  ) A.O B.O3 C.O2 D.2O 6. 某同学书写的试剂标签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7.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CO2+H2O→H2CO3 B.Ca(HCO3)2CaCO3↓+CO2↑+H2O C.2Mg+CO22MgO+C D.CuSO4+2NaOH→Na2SO4+Cu(OH)2↓ 8. 工业生产合成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X+H2OCO+3H2,其中x为(  ) A.CH4 B.H2CO3 C.CO2 D.CH4O 9. 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放出热量 B.生成MgO C.发出耀眼强光 D.金属镁消失 10. 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Cu(C):在氧气流中加热 B.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CO2(CO):点燃 D.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洗涤 11. 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合理的是(  ) A.任何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叫燃烧 B.物质燃烧一定要点燃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一条途径 12. 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X范围的是(  ) A.红磷 B.干冰 C.氯酸钾 D.食盐水 13. 我的性质决定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物质 性质 用途 A 稀有气体 通电后能发光 制霓虹灯 B 石墨 质地软且滑腻 制作电极 C 一氧化碳 还原性 冶炼金属 D 生石灰 能与水反应 作干燥剂 A.A B.B C.C D.D 14. 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蜡烛熄灭是因为瓶内没有氧气 C.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D.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15. 用“”表示一个氧原子,“2O2”的微观示意图是(  ) A B C D A.A B.B C.C D.D 16. 关于“物质的量”理解正确的是(  ) A.符号可以用“mol”表示 B.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量之一 C.摩尔质量等于物质的式量 D.物质的量用于表示微粒的集合体 17. 如图为甲、乙(不含结晶水)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的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得到80g甲溶液 D.升高温度可以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18. 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现有一包CaCO3和CaO的固体混合物,已知C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5:1,则此混合物在Ca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是(  ) A.15:16 B.15:14 C.5:4 D.15:8 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图象是(  ) A.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 B.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 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水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20. 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结束时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装置II中出现气泡,说明I中反应已开始 B.反应中,装置I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 C.冷却后,若装置I中有黑色固体,说明碳有剩余 D.冷却后,装置I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气体的质量 填空题 2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①如图表是营养药品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