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99947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19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4537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语文,八年级,19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 cover
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3.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4.感受苏州园林的美,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难点:了解文章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资料助读,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步入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一起随着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 一、简介常识,资料助读。 (一)走近作者。 提问:大家在预习时可曾了解本文的作者?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 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我国第一位童话作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笔名叶陶、圣陶、斯提、桂山等。生活在江南水乡———苏州。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主编或编辑过《文学周报》等。1949年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著有小说《隔膜》《倪焕之》,散文集《小记十篇》《脚步集》,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 (二)了解背景。 提问:有谁知道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 1979年初,香港一家-出卷网-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老先生写一篇序文。可当时那家-出卷网-因对收集到的照片不太满意,准备重拍,所以还没有把摄影集编好。好在叶老从小生长在苏州,几处有名的园林他都熟悉,加上他书架上有一本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里面附了195幅精美的照片,可供参考。于是,叶老开头就从陈教授的《苏州园林》说起,还说这本书中的照片使他回想起他的童年;而且在最后一段,交代了这篇文章是为将要出版的《苏州园林》作的序文。本文最初是以“拙政诸园寄深眷”为题目,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的时候删去了最后的几句话;后来,人民教育-出卷网-把它编入语文课本,又删去了这篇文章的第一段。“拙政诸园寄深眷”这句话在第一段里,第一段删去了,题目只好改了,改成了《苏州园林》。 (三)了解相关知识。 提问:本文所介绍的苏州园林,大家可曾去过?如果没有去过,在预习时是否查过有关苏州园林的资料? 【学生边回答边多媒体展示】 1.苏州园林简介: 江苏苏州古典园林,1997年12月,江苏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尔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拙政园享有“江南名园精华”的盛誉。宋、元、明、清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 2.拙政园 拙政园是中国一座著名的园林,位于苏州市东北街178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它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今拙政园辖地面积约83.5亩,其中开放面积约73亩。73亩开放面积中,仅38亩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今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