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0338

3.6_社会生活与文化 课件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90415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社会生活,文化,课件
  • cover
课件26张PPT。社会生活与文化一、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1、社会各阶层地位的提高(士、农、工、商)①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和优待。 (宋)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拜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家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 ———王夫之《宋论》宋朝科举取士宋代御前殿试士 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满朝朱紫贵, 尽是读书人。 ———司马光士人地位提高的原因:宋代采取崇文抑武的策略,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农:农民。种地为生的人,有自耕农、半自耕农、佃农。②宋代的自耕农、佃农的身份比以往有所提高。工:各种手工业者,按契约获得工钱,相对自由。③商人地位提高。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学读书,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材料一:宋徽宗时,京师富商张家娶了三十多个宗室女。宋徽宗的郑皇后、宋高宗的吴皇后都是出自商人之家。 材料二:宋朝规定,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学读书,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考中就能做官。 说明了商人地位的提高2、日常生活发生巨大变化①城市居民的活动不再受坊、市分割和“日落闭市“等时间、空间限制。②逢年过节吃饺子,燃放烟花爆竹。③使用桌、椅、櫈等高起高坐的家具。宋代前宋代日常生活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基本形成了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元宵节传统节日活动丰富多彩——— 端午节———中秋节 欢欢喜喜过大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 日 请找找诗中反映了北宋过年的哪些习俗?在你的家乡还保留这些过年的习俗吗?①燃放烟花爆竹②家人一块喝屠苏酒辟邪③大门上更换新桃符4、都市娱乐生活丰富多彩出现了文化娱乐场所“瓦子”瓦子的出现意味着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里有“勾栏”,“勾栏”中有“看棚”。 “瓦子”是综合的娱乐场所,节目最吸引人的是杂剧。资料:东京(今开封)的瓦舍遍布东西南北四城,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朱家桥瓦子、州西瓦子、州北瓦子等,每座瓦舍中有十座“勾栏棚”,多的达50余座(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南宋中期,临安城内有南瓦、中瓦、大瓦、北瓦、蒲桥瓦,以北瓦规模最大,有勾栏13座。城外有瓦子20座。傀儡戏铜镜丁都赛戏曲雕砖伎乐俑说唱图宋蹴鞠铜镜宋代相扑图节目:女杂技演员 太宗蹴鞠图除了城市中的瓦子之外,民众在街头巷尾或是集市庙会上也能欣赏到艺人的精彩演出。二、宋元文化———宋词元曲◆宋代文人的特点:渗透着浓郁的文人气息。多才多艺,情趣风雅,注重哲学思考和内心修养。宋代的文人非常偏爱梅、兰、竹、菊 梅、兰、竹、菊都是雅致俊逸、品性高洁的植物,正是宋代文人信念、情趣的最佳象征和寄托物,被誉为“花中四君子”。内心修养: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欣赏这两首诗,寻找两者的差异。注重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表现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主要抒发作者游庐山的观感,在概括庐山的总印象后说出了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唐代诗歌作品的特征———侧重抒情; 宋代诗歌作品的特征———富有哲理。宋诗特点:富有哲理 词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句子长短不一,适于歌咏吟唱。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常用的词牌有《念奴娇》、《满江红》等。很多宋词中都体现了关心民族屈辱、抒发爱国情感的主题。豪放派苏 轼 豪迈奔放、雄浑壮观《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 慷慨激昂、气势雄壮《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婉约派 李清照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如梦令》1、宋词 苏轼像“三苏祠”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