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03691

4.1植物生长素课件(共42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168396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学年,必修,选择性,苏教版,生物,学期
  • cover
(课件网) 生活中这些现象你留意过吗? 第四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叫作向光性; 向光性: 一、科学家不断探索发现植物生长素 胚芽鞘是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结构,是植物叶片的保护组织,能够保护胚芽中的幼叶。胚芽鞘还能靠它很强的顶土能力使埋在土壤中的种子破土萌发。 胚芽鞘 胚芽鞘 第一片叶 种子 尖端 尖端以 下部分(伸长区) 胚芽鞘 胚芽鞘作用:它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钻出地面,出土后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1、19世纪末,达尔文父子实验 实验材料: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 实验A 实验B 实验C 实验D 生长很少不弯曲 弯向光源生长 直立生长 弯向光源生长 不透光的金属帽 不透光的金属环 注:胚芽鞘弯曲部位在尖端下部伸长区; 实验C与实验D对照 实验A、实验B、实验D对照 向光弯曲生长与胚芽鞘尖端有关;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实验A 实验B 实验C 实验D 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生长很少不弯曲 弯向光源生长 直立生长 弯向光源生长 2、1913年,鲍森·詹森实验 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放上琼脂块; 现象: 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放上琼脂块,将尖端置于琼脂块上; 现象: 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放上云母片,将尖端置于云母片上; 现象: 生长很少不弯曲; 向光弯曲生长; 生长很少不弯曲; 2、1913年,鲍森·詹森实验 琼脂块能让这种“影响” 因素通过,云母片则不能。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因素能从琼脂块的上部向下扩散,刺激胚芽鞘切面以下部位生长。 实验结论: 3、1918年、拜尔实验: 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实验结论: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不需要光的,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因素在其下部不均匀分布造成的 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并将其不对称的重新放回切口处; 现象: 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 4、1926年、温特实验 处理:切下胚芽鞘尖端,置于琼脂块上数小时,移去尖端,将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 现象:胚芽鞘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处理:将空白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 现象: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设置对照组的目的: 排除琼脂片本身的化学物质对胚芽鞘的影响。 4、1926年、温特实验 处理:胚芽鞘进行单侧光处理后,切下胚芽鞘尖端放在插入云母片的琼脂块上,再将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 的切面上; 现象:胚芽鞘也发生弯曲生长; 实验结论: 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活性物质,这种物质能从尖端向下运输,并且它的分布受到单侧光的影响; 一些科学家认为,单侧光的照射使得胚芽鞘背光一侧的这种物质含量多于向光一侧,造成背光一侧细胞生长快于向光一侧,从而形成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温特将这种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1934年,郭葛等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作用相同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 但是,由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直到1946年,人们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吲哚乙酸(IAA)。进一步研究发现,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除IAA外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它们都属于生长素。 注:胚芽鞘系列实验的重要结论 ①生长素的产生部位: ②感光部位: ③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 ④弯曲的部位: ⑤横向运输的部位: ⑥光只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 ⑦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 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伸长区; 胚芽鞘尖端下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