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08735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196476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课,西汉,建立,文景之治,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 1、西汉的建立 时 间: 开国皇帝: 定 都: ▲西汉长安城出土“汉并天下”瓦当 刘邦(汉高祖) 公元前202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 (前256—前195) 一、西汉的建立 2、汉初社会状况 人口锐减 田地荒芜 人民流离失所 国库空虚 [ jǐn ] [ dàn ] [ chún sì ] 第54页 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 这样的社会状况? 原因①秦实行暴政;②秦末长期的战乱。 思考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教科书,说说汉初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境况。 材料: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亡盖臧:没有可盖、可藏之物,即无积畜、无剩余),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醇驷:四匹毛色一样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无;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得不到温饱。出现这样的境况是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思考: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采用什么样的政策? 战争 战争 战争 恢复和发展生产 巩固新的王朝 休养生息政策 首要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一、西汉的建立 汉高祖:朕现在已经打下了天下,现在首要问题是如何坐稳天下,众爱卿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大臣甲:回陛下,如今天下初定,但社会动荡,臣认为要加强法治,严加管理,使天下太平。 汉高祖:嗯,有道理,加强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是当务之急,就这么办! 大臣乙:陛下,万万不可啊!严刑峻法会使天下更乱,您忘记秦朝灭亡的教训了吗?短命的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啊! (主要人物:汉高祖和大臣。场景:在大殿召见群臣) 大臣乙:臣以为应该推行黄老之学,让人民休养生息。 汉高祖:嗯,有道理,那爱卿认为该如何去做呢? 二、休养生息的政策 ①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二、休养生息的政策 1、背景(原因) ②汉高祖吸取秦亡教训 ……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故无为者乃有为也。……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及故也。 ———陆贾《新语》 陆贾认为秦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他又给刘邦提出了什么建议? 举措太众、刑罚太极 无为而治 ▲陆贾 识 知 拓 展 休养生息政策 休养:休息保养。 生息:人口繁殖。 解释:是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实施的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增加人口,已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统治的政策。 ★休养生息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 二、休养生息的政策 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实施的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以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 原因: 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吸取秦亡教训。 目的: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措施: 罢兵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 释奴为民———将奴婢释放为平民 鼓励耕织———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及兵役 二、休养生息的政策 汉高祖刘邦 (前256—前195) 汉高祖时期的田赋与秦朝相比有何差别? 第56页 二、休养生息的政策 项目 秦朝 汉初 统治政策 赋税沉重(三分之二) 徭役兵役繁重 刑法残酷等 轻徭薄赋(什五税一) “兵皆罢归家” 鼓励耕织 结果 导致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秦朝灭亡。 使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 第56页 3、影响 成语典故: 萧规曹随 “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史记·曹相国世家》 成语解释:萧何创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