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18256

专题6《物质的溶解》检测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4-06-0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1812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专题,九年级,化学,初中,仁爱,学年
  • cover
专题6《物质的溶解》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35℃时,100g甲的溶液中含甲60g 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20℃时,把30g甲物质加到50g水里,能形成80g甲溶液 2.下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1℃时,30g氯化钾能在100g水中全部溶解 C.将t1℃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不变 D.t2℃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 B.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 C.汽油去除油污是因为汽油能够乳化油污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4.如图是a、b、c三种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是( ) A.P点表示在t1℃时a、c的溶解度都等于20g B.在t2℃时配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水最多的是a C.t2℃时有a物质的饱和溶液75g,使其降温至t1℃,会析出15g晶体 D.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 5.关于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时,50g水中溶解了60g硝酸铵,则1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是120g B.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钾至有固体剩余,再向其中加足量的水后,剩余固体全部溶解,是因为增大了硝酸钾的溶解度 C.打开碳酸饮料瓶盖会有大量气泡冒出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20℃时,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2.15g,该物质的溶解性是可溶 6.MgSO4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S/g MgSO4 33.7 38.9 44.5 50.6 54.6 55.8 Na2SO4 19.5 40.8 48.8 47.5 45.3 44.8 A.甲为Na2SO4 B.t3℃应介于50℃~60℃之间 C.t4℃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的过程中,一直有晶体析出 D.b、c点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大于a点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均为30% B.甲、乙不饱和溶液通过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一定都能变为饱和溶液 C.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所得溶液质量一定相同 D.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所得溶液质量一定相同 8.a、b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b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B.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D.t1℃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9.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白糖 B.食盐 C.食醋 D.奶油 10.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剂一定是水 B.溶液一定是液态的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只有液体和固体可以作溶质 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的、稳定的液体叫做溶液 B.冰水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C.碘酒溶液中,溶质是乙醇 D.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只有一种 12.下列做运错误的是 A.医疗上用食盐配制生理盐水 B.用洗涤剂满洗餐具上的油污,发生了乳化 C.被虫叮咬后,伤口处涂抹皂水来减轻碎 D.炒完菜后,应及时擦掉锅底水分。这样可以防止铁锅生锈 13.下列各项措施能使固体物质溶解度改变的是( ) A.升高温度 B.增加溶剂 C.搅拌 D.增大压强 1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 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