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音乐作业 一、单元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基本信息 音乐 二年级 第一学期 人音版 《跳起舞》 单元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组织方式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聆听 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四小天鹅舞曲》、《糖果仙子舞曲》 课时信息 2 演唱 第六单元第二课时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3 演唱 第六单元第三课时 《小红帽》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本章内容是人民音乐-出卷网-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按照《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 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1.通过学唱歌曲、欣赏歌曲,加深对音乐舞曲的了解和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2.能用线条、图形、动作、打击乐器等体验方式,表现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和力度强弱变化,并能随乐曲音色的变化展开充分想象,初步体会舞曲的特点。 3.能够用自然悦耳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高有表情地独唱歌曲或参与齐唱、合唱。 4.能够自信地为歌曲编创简单的动作或歌词,并乐于和小伙伴合作做歌表演、音乐情景剧或分角色舞蹈,体会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5.学生在歌唱与表演中,充分体验舞曲的节奏特点与风格,享受合作表演和编创舞蹈动作带来的美感和愉悦感。 (二)教材分析 2 本单元以“跳起舞”为主题,选编了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四小天鹅舞曲》和《糖果仙子舞曲》为聆听内容,这两首管弦乐乐曲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用舞蹈和律动等方式参与音乐聆听的过程。同时也能侧重对学生专注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围绕“跳起舞”这一主题,演唱内容选编了两首经久不衰并深受儿童喜爱的歌曲,波兰儿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和巴西儿歌《小红帽》。《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适用于边游戏边舞蹈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会演唱歌曲,感受音乐带来的轻松活泼的愉悦感。《小红帽》改编自学生们都十分熟悉的童话故事,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编创表演内容,启发学生自编动作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组织与合作能力和舞台表演的能力,从而获得学习和演唱的快乐。 管弦乐《四小天鹅舞曲》即:《小天鹅舞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里的一段舞曲,是故事里王子和公主互相表白爱情之后,四个小天鹅跳的一段欢乐舞蹈的伴奏音乐。《四小天鹅舞曲》篇幅不大,它是#f小调,4/4拍,中庸的快板。开始,由大管吹奏出八分音符的活泼跳跃的伴奏音型。一小节以后,双簧管首先用二重奏形式奏出轻快的乐句,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小天鹅天真可爱的形象。然后长笛在高八度上进行重复。在他们演奏的乐句的长音上,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用十六分音符几次穿插在乐句结尾的长音上,显得很有生气和活力。 管弦乐《糖果仙子舞曲》选自芭蕾舞剧《胡桃夹子》。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是1890年12月,柴可夫斯基应彼得皇家歌剧院的邀请,为该院创作一部芭蕾舞剧的音乐,舞剧根据德国作家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洋娃娃和鼠王的故事》编写而成。音乐主要表现的是故事里的主人公被邀请到童话王国去漫游仙境,在五彩缤纷的“糖果世界”里糖果仙子们为欢迎他们的到来表演的一段独舞的场景,《糖果仙子舞曲》就是这段舞蹈的伴奏音乐。在这支曲子里,钢片琴奇妙的音响增添了乐曲虚幻的色彩和仙境般的气氛,这也是钢片琴这种乐器首次运用在芭蕾音乐里。舞曲为G大调,2/4拍,开始由弦乐拨奏4小节引子,然后,钢片琴在提琴轻轻拨弦的伴奏下,奏出虚幻的第一主题;这时,低音单簧管用快速的下行音引出低沉的持续音与之相呼应,并形成对比;在中提琴演奏一串同音反复的三连音作为过渡之后,由单簧管、大管、圆号呈第二主题,它比较抒情;随后,钢片琴演奏一段华彩,这时,A段再现;这一次钢片琴比原来提高了八度音来演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