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35758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 《太空新居》(教案+课件共17张+内嵌视频)

日期:2024-06-1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1550403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教案,视频,内嵌,17张,课件
    《太空新居》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一、课标分析 《太空新居》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十三课,属于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训练学生利用综合材料进行造型表现为主要目的,启发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合适的制作材料,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太空新居的设计与制作。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全册教材中处于中间段,与前后相关内容联系紧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教学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理性思考和人文教育,对之前学习的知识具有综合运用的价值,对后续教学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观察、认识与理解形状、色彩、空间、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从日常用品中发现问题,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进行立体模型的制作练习。”并且“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利用材料的特性进行简单的加工制作。”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手段。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强调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三、学生分析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距离,学生大多通过电视及互联网了解相关内容,但获得的信息比较分散,参差不齐,差别较大,部分平时对科技感兴趣的学生可能了解较多,其他同学了解较少,因此需要教师进行筛选整理。其次,本课内容涉及到最前沿的尖端科技,因此关注度较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本年级学生对基本的形体(如:球、圆柱、方体、椎体等)有较多了解,在基本的造型设计和常见材料的立体加工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具有学习本课的能力。 四、内容分析 通过对生活中废旧物品及瓦楞纸的了解和使用,发现其材质的美感,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感受未来建筑的美观性与实用性,了解建筑外观设计的大趋势,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道理。鼓励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提倡有个性的创意,体验巧妙利用废旧物品及瓦楞纸的乐趣,提高利用综合材料的能力,启发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环保及创新精神的人。在学习中了解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关注国家科技发展,培养名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太空新居,感受建筑艺术的结构美以及瓦楞纸的材质美 2.体会建筑艺术空间构成的美感,学习用瓦楞纸塑造立体几何形状并用基本几何形体组合造型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立体空间想象力及动手能力。 3.通过学习用瓦楞纸制作太空新居,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感受我国航天航空技术的蓬勃发展及伟大成就,树立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利用瓦楞纸、胶带等材料设计、组拼、制作太空新居模型。 2.教学难点:巧妙利用材料特点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创意制作。 六、环节与环节目标 环节 环节目标 一、互动交流,引入建筑引导学生通过多啦a梦的介绍认识国内外特点鲜明建筑的视频。 通过学生喜爱的动漫形象多啦A梦作为引子,谈话导入引出欣赏建筑,引导学生欣赏中外特殊建筑并能用所学形体概括,从而得出建筑是由基本几何形体组成,加深学生对科技的兴趣。通过未来的太空新居和现在的地球相比,建筑的异同点。明确主题。 欣赏感知,研讨探究感受科技进步,探索太空成就。 通过古今中外对太空的故事,引导学生说出学生对现在中国的太空探索,认识到祖国实力的强大了解瓦楞纸的材料特点,体会瓦楞纸的材质美。引导学生用折、卷等方法尝试将瓦楞纸立起来,初步学习立体几何形体的制作方法。 引领示范,发散思维。了解制作的过程和拼摆组合需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