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36610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复习与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686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复习与测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默写(每空1分,共7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想象新奇,意境新颖,诗中借明月寄托对友人关切的诗句是“   ,随君直到夜郎西”。 (2)古诗词中,简单的名词叠加也能展现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枯藤老树昏鸦,   ,  ———一句用几个词就将不同景物组接在一起,从正反两方面烘托出羁旅游子内心的凄楚与悲怆。 (3)回顾七年级上册学过的古诗文,在温习中将知识融会贯通,获得新体会、新发现,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温故而知新,  ———。 (4)成语“剪烛西窗”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诗句“   ,   。” (5)王湾在《   》中用“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告诉我们虽在凛冬,暖春将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二、语段阅读(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nèn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wǎn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2.请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润湿    应和    nèn叶    wǎn转    3.这段文字运用   、   等修辞,突出表现了春风温暖和芳香的特点。(2分) 4.划线句子中“酝酿”一词的原意是   ,本文指   。(2分) 三、诗歌鉴赏(共6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闻道龙标过五溪”一句说明友人被贬旅途之艰辛。 B.“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点明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诗歌首句写景,次句由写景转入言事,正扣题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字样,后两句抒情。 D.古人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 6.清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说:“即‘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意,出以摇曳之笔,语意一新。”请你说说诗的最后两句“新”在哪里。(4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17分) 【甲】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乙】《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面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