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47547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复习与测试卷 吉林版(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685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七年级,试卷,解析,答案,吉林,语文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复习与测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默写(共8分) 1.古诗文默写。 (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为政》) (2)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浩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   。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   。 (5)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句子是: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二、语段阅读(共5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轻轻地打开七年级语文课本,自然风物、人情百态犹如一幅幅画呈现在眼前,时时触动着我们的心灵———鲁迅先生那百草园中的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刘湛秋先生笔下的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①;莫怀戚解决散步时的分②,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白求恩的纯③热忱,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爱慕虚荣的商人庇护神自高自大,令人可笑…… 2.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zǎn bì B.cuán bì C.zǎn pì D.cuán pì 3.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①犷 ②歧 ③萃 B.①旷 ②岐 ③粹 C.①犷 ②歧 ③粹 D.①旷 ②岐 ③萃 三、诗歌鉴赏(共6分) 阅读古诗,回答下面各小题。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这两首诗的作者是   。(2分) 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 (2分) 6.请从修辞和表达作者情感的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17分 )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问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①,见巨蛇②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③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④,攧⑤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注释】①觇(chān):察看。②围:此处指蛇的身围。③殊:完全。④以剌刀攫其者:正用刺刀一样的前足在割蛇的头 ⑤攧(diān):同“颠”,摔。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一狼径去 另辟蹊径 B.屠暴起 暴跳如雷 C.意暇甚 目不暇接 D.乃悟前狼假寐 夜不能寐 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②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9.下面对甲文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