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47596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复习与测试卷 吉林版(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650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九年级,试卷,解析,答案,吉林,语文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复习与测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默写(8分) 1.古诗文默写。 (1)   ,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2)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4)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   ,   。 (6)在前不久的经济高峰论坛上,一企业家在发言结束时说:“转危为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让我们用李白《行路难》中“   ,  ———来激励自己,勇敢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二、语段阅读(5分)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zàng,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分) 懦夫    玄zàng    3.用横线画出语段中的错误观点。(1分) 4.用“[ ]”标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   其运用的是   的表达方式。(1分) 5.用波浪线画出语段的事实论据。   其运用的是   的表达方式。(2分) 三、诗歌鉴赏(6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欲说还休”表现了作者   的矛盾心理。(3分) 7.下列对本词中的“却道‘天凉好个秋’”,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冷空气突然南下,气温跌至冰点,行人个个“却道‘天凉好个秋’”。 B.考试成绩公布,小辛再次名列榜首,兴奋得“却道‘天凉好个秋’”。 C.恒大痛失足协杯冠军,队长郑智接受采访时“却道‘天凉好个秋’”。 D.新年的钟声响起,我们共同回顾过去的时光“却道‘天凉好个秋’”。 四、文言文阅读(共17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锦鳞游泳 鳞    ②佳木秀而繁阴 秀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0.【甲】【乙】两文都是抒情散文,试比较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4分) 11.【甲】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