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50112

4.1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日期:2024-05-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433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高一,必修,人教,生物,学期,学年
  • cover
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 课型: 新授课 (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等) 1. 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被动运输中的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能够举例说明有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需要额外提供能量,在本节课的片段教学中,主要内容为渗透作用的原理和条件以及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的思考,为后面学习被动运输、主动运输以及胞吞胞吐的特点奠定基础。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膜系统的功能及特点,这都有利于学习过程中对半透膜的理解。在本堂课片段教学中,通过对视频中实验现象的观察,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克服对微观结构理解的困难,结合学生活动,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获取新知。 2. 学情分析 所面对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此时学生已经对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了详细和深刻的认识,知道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和细胞壁的全透性,也有了一定的物质能量观,这都有利于本堂课对渗透作用的理解。此时的学生对新奇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乐于思考,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但是还远远不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层层递进,将微观结构以模型的形式进行展示,并辅以直观的图解,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3. 设计思路 (1)本章的设计思路: 本章内容主要为三节,主要讲述的是《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包括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胞吞胞吐。结合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分别讲述了不同物质进出细胞的原理和特点,并关注相关应用。 本课的设计思路: 本次片段教学主要是学习水分子是如何进出植物细胞的。首先是情境导入,利用莴笋条浸泡在不同的溶液中展现出不同的状态,引入本堂课的主题: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随后是新课讲授,回顾细胞膜的特点,学习半透膜,并利用半透膜制备渗透装置,模拟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通过对渗透装置的学习,总结出渗透作用的条件和渗透方向,最后回到植物细胞,对“成熟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是如何满足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的”进行探讨,总结出:1.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2.清水中:细胞液浓度 >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中水的相对含量 < 外界溶液水的相对含量,细胞吸水;3.饱和浓盐水中:细胞液浓度 <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中水的相对含量 > 外界溶液水的相对含量,细胞失水。 4. 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渗透现象的观察和思考,阐述渗透现象的原理及条件。 (2)将植物细胞与渗透装置进行类比,思考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的方式。 5. 教学重难点 难点:(1)渗透现象的原理及条件 重点:(1)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的方式 6. 教学准备 教师预先了解学生的学情,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并做好教学设计。学生提前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和思考。根据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对班级进行小组的划分,在活动和讨论中要以小组为单位。莴笋条的浸泡要提前约4个小时进行准备,渗透现象的视频要提前录制。 7.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引入】通过向学生展示提前4小时在饱和浓盐水和清水中浸泡的莴笋条,让学生直观感受和描述不同莴笋条的状态,此现象说明水分子是可以进出植物细胞的,那么水分子是以何种方式进出植物细胞的呢?从而进入本堂课的主题: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 环节二:渗透现象的讲授 【情境1】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边界为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半透膜也具有允许部分物质进入,阻挡大分子物质穿过的特点,并利用半透膜制备渗透装置,模拟植物细胞浸泡在清水中的过程。并思考如下问题: 1.漏斗内液面上升是漏斗内哪一种物质的含量增加导致的?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半透膜,漏斗管液面还会上升吗?为什么?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管液面还会上升吗? 总结出水分子的渗透方向和渗透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