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51062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复习与测试卷 吉林版(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652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八年级,试卷,解析,答案,吉林,语文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复习与测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默写(8分) 1.根据理解,用原文填空。 (1)《饮酒(其五)》中,能够体现陶渊明爱菊的名句是:   ,   。 (2)家书是亲人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杜甫《春望》中曾用“   ,  ———的诗句来形容家书的珍贵。 (3)《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的激烈场面的诗句是:   ,   。 (4)《赤壁》中表示议论的句子是:   ,   。 二、语段阅读(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门庭若市),热闹非凡。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1]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遐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2]后段描写汴京市区的街道。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各类店铺经营着罗锦布匹、沉檀香料□[3]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川流不息),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桅杆(wéi) 漕船 无遐一顾 B.握篙盘索(gāo) 一应俱全 茶坊 C.汴京(biān) 罗锦布匹 聚集 D.摩肩接踵(zhòng) 沉檀 酒肆 3.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车水马龙 川流不息 B.门庭若市 络绎不绝 C.车水马龙 络绎不绝 D.门庭若市 川流不息 4. 在文中□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第[1]处:分号 第[2]处:分号 第[3]处:顿号 B.第[1]处:逗号 第[2]处:逗号 第[3]处:顿号 C.第[1]处:句号 第[2]处:句号 第[3]处:逗号 D.第[1]处:句号 第[2]处:句号 第[3]处:顿号 三、诗歌鉴赏(6分) 阅读古诗《雁门太守行》,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对本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抒情浓郁的山水田园诗,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忠君爱国的真挚感情。 B.全诗一共八句,既有声音的描写,也有色彩的描写。 C.作者描写战争的惨烈场景,并没有进行具体的战争场面的刻画,而是从颜色入手。 D.诗人运用了“黑”“红”“金”“紫”“燕脂”等凝重色彩,烘托肃杀而悲壮的气氛。 6.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四、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