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51125

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203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物理,必修,2019,人教,学期,位置
  • cover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①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 ②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概念,及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三、教学分析 学生对于速度的理解还局限于初中所学的知识,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这个和本堂课要讲的有很大的区别,概念上差别很大,需要学生理解。 采用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运动来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来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来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引入新课】 1.坐标和时刻对应坐标轴上的一点在坐标系中,与某一时刻t1对应的点x1,表示t1时刻物体的位置,与另一时刻t2对应的点x2,表示t2时刻物体的位置。 2.位移和时间间隔时间间隔:_____位置变化量:不仅表示位移的_____,而且也表示了位移的____。 【进行新课】观看苏炳添百米比赛视频,回答以下问题: 问1:赛跑中如何比较运动员跑的快慢?研究问题的方法:_____ 问2:如果时间和位移均不同,如何比较运动快慢? 一、速度 1.定义:_____。 2.定义式:_____。 3.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_____的物理量,是_____的变化率。 4.单位:_____(国际单位)常用单位:_____单位换算关系:_____ 5.性质:_____。 6.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保持不变,因此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是:_____。 【思考与讨论】 (1)匀速直线运动是什么样的运动? (2)速度与位移成正比吗? (3)假设以向东为正方向:v甲=2m/s,v乙=-3m/s判断甲乙分别做什么运动?谁更快?负号代表了什么含义?回顾比赛视频,百米运动员,9.83s时间里跑完100m,那么他平均每秒跑多少呢?是否在每秒内的位移都相同? 三、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在物体运动过程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_____,方向_____。注意:区别是哪段时间或者哪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人类最快60米苏神创造】 60米跑是苏炳添的强项!百米赛:博尔特世界纪录9秒58,前60米成绩为6秒31;苏炳添亚洲纪录9秒83,前60米成绩为6秒29。分别计算百米和60m两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2.瞬时速度:对应于_____的速度,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 四、实验【实验一测小车前端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实验器材朗威DISLab、计算机、DISLab力学轨道及附件、光电门、四片遮光片、小车。 ★实验步骤 1.安装实验器材。 2.选择合适的遮光片放在小车上,每次从静止释放小车。 3.记录数据,并重复操作。 4.分析实验数据,并进行误差分析。 5.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论 ★误差分析: 【实验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轨道、小车、细绳、钩码、复写纸、纸带、毫米刻度尺 ★实验步骤 1.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使滑轮伸出桌面 2.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的没有滑轮的一端,限位孔与轨道中线对齐,连接8V交流电。 3.纸带穿过计时器的限位孔,放在复写纸下方。 4.纸带固定在小车后端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让钩码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绳拉动小车运动。实验完成一次立即断开电源。 5.重复实验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