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53690

8.1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4-06-0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269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文化,哲学,必修,统编,政治,学年
  • cover
8.1《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思想政治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 教科书 书 名: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教学目标 1.学科素养 政治认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在实践中创造的灿烂的中华文化。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理解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公共参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2.知识目标 了解民族文化的地位、形成、作用。 理解民族文化核心和灵魂、体现。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民族文化的作用。 2.民族文化核心和灵魂。 教学难点: 1.民族文化的作用。 2.民族文化核心和灵魂。 教学过程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教师提问:请大家欣赏下列图片,你能说出他是属于哪个国家的吗? 学生:旗袍属于中国,沙丽属于印度,和服属于日本,韩服属于韩国。 教师提问:为什么通过服装就能知道它是属于哪个国家? 学生:...... 教师总结:因为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异彩纷呈交相辉映--因此文化具有民族性。 (一)民族文化的地位: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注意:民族文化我们可以通过两个维度去理解,对内用于区分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特色,对外可以区分中国与其他国家。我们可以通过服装区分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接下来我们一起去了解我国旗袍的形成。 材料展示:因满族实行八旗制度,所以“旗人”所穿戴的衣服自然也称之为“旗袍”。作为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游牧民族,满族人以游牧为生,常年的马背生活使得其所穿长袍为合体开叉的样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持满族人在马背上的舒适度--这是人民智慧的结晶。 但随着满族入关中原创建清朝,由马背生活转移到农耕生活,男性旗袍也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后,只有女性旗袍得以保留了下来--这说明了旗袍受历史的发展的影响。 但随着时代的演变特别是西方服饰文化的传入,旗袍的设计也在不断的变化,这说明了借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这些因素造就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教师总结:因此文化的产生受到了三个因素影响,历史的发展、人民的智慧、借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 (二)民族文化的产生: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都或多或少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教师提问:提到民族文化必不可少的是民族节日。大家对不同民族的节日了解多少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 材料展示: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同时与被赋予了爱国之情、家国情怀。清明节: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了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圣诞节:圣诞节这天寄赠圣诞贺卡,除表示庆贺圣诞的喜乐外,就是向亲友祝福,以表思念之情。尤其对在孤寂中的亲友,更是亲切的关怀和安慰。感恩节:感恩节是一项愉快的庆祝活动,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日子,是重叙友情的时刻。大家一起分享感恩的欢乐,并且感谢上帝的恩惠。 教师总结:在不同的民族节日里大家相互联系,民族节日就起到了维系着社会生活,维系着社会的稳定作用。 民族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的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清代·龚自珍说: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这句话的意思为:消灭一个国家就要先消灭它的历史。消灭一个民族,就要先消灭它的文化。古往今来的一切历史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