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70907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第2.3课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221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五年级,教学设计,作用,成因,2.3课,地震
  • cover
课题 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所授课时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震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的措施。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收集有关地震的资料;2.会模拟地震的形成;3.通过擅长的方式表达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 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自然界的力量是强大的;2.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热爱大自然,从小立志,勇于探索。 教学重点 理解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懂得避震小常识。 教学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木棍毛巾若干。 学生准备 收集地震的资料,有关避震的小常识。 教学 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 导 入 情境导入, 聚焦问题。 一、 谈话导入 在之前两课的学习中,我们明白了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复杂多样的, 地球的内部也是分层分圈的。 那么,请同学们思考,地球表面的地形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地球的表面会发生变化,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二、 新 授 通过实验更加生动形象的让学生感受地震的成因,从而对本小节的知识内容记忆更加深刻。 二、探索活动 国家把每年的5月12日设置成防灾减灾日,警示人们一定要注 意防灾减灾,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地震不仅造成了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的损失,还给环境带来了沧 海桑田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模拟地震实验: 1.把桌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 向中间挤压,观察毛巾会发生什么变化? 2.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直至压断。注意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3.实验现象:毛巾会发生弯曲,成了褶皱状;木棍被压断时,听到 “啪”的声响,同时手有强烈的震颤感。 4.实验结论: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 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小 结 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三、小结:地震的各种成因 通过刚才实验可以推测出地震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 板 书 设 计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地震的成因: 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 地震的作用: 造成了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的损失 给环境带来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教 学 反 思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