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题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程 新授课 课程标准 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学习 目标 1.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等基本史实,正确评价袁世凯,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史料实证) 2.通过阅读《二次革命形势图》《护国战争形势图》,了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主要过程。(时空观念) 3.通过对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的学习,认识到孙中山等民主革命者屡败屡战,具有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忘我的革命胸怀以及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独立、民主、富强的不懈追求。(家国情怀) 重点 难点 重点: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的基本史实 难点:北洋军阀混战给中国近代社会造成怎样的危害。 板书设计: 学习过程设计 课堂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温故 知新 教师提前进入课堂展示复习任务: 中华民国创建(时间、地点、人物、纪年、意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间、原则、性质、意义) 教师走动,观察学生背诵复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提前进入课堂,根据老师提示进行课前背诵,温故知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检查,有问题寻求教师帮助。 二、 新课 导入 【视频导入】 播放视频《北洋军阀的统治》 师:观看视频,思考问题:什么是军阀割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教师的问题,带着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三、 解读 目标 教师展示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简要解说任务要求,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带着目标开始做任务。 四、 讲授 新课 【概念解析】 北洋军阀: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由袁世凯小站练兵建立起来的武装政治集团,是民国军阀势力之一。因袁世凯曾任北洋大臣而得名。 北洋政府: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 二次革命 1.背景 任务:阅读课本找出二次革命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直接原因:宋教仁被刺杀。 重点强调:P52相关史事“宋案”,宋教仁是为宪法流血第一人。 2.经过 任务:阅读课本结合二次革命形势图梳理二次革命的过程? 展示图片: 思考:这场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呢? 因为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3.结果 任务:小组合作,阅读材料,分析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 展示材料: 材料一:1913年3月,孙中山主张武力反袁。但是只有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等少数人拥护他的主张。……二次革命开始。虽有多省宣布独立讨袁。但革命党人却停留在观望,犹豫的态度上,没有把握形势。 失败原因:(1)革命党仓促应战。 材料二:在军事行动上,他们不善用兵,各地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军事指挥机构,使本来就不足的兵力更显分散。 (2)南北双方军事力量悬殊。 材料三:当时由于北南双方在军力对比上敌强我弱,各地讨袁军又仓促应敌,作战缺乏统一指挥和战略协同,再加上一些国民党议员和整个民族资产阶级对这次讨袁不予支持,结果“二次革命”的战局很快就逆转不利,两个多月后即宣告失败。 ———《中国近现代史》 (3)革命党内部矛盾重重。 袁世凯复辟帝制 1.准备 任务:阅读教材,找出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作了哪些准备? 对内独裁(1)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2)下令解散国民党 (3)解散国会。 (4)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5)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可指定继承人。 对外卖国: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教师强调“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