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73535

第4单元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提升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 苏教版(2017)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1879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苏教版,上册,五年级,科学,学年,-2023-2024
  • cover
第4单元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提升练习)-2023-2024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 苏教版(2017) 一、选择题 1.( )可能是造霜实验中杯中温度计的读数。 A.15℃ B.0℃ C.-12℃ 2.下面关于露和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露和霜都是白色的 B.露多形成于冬天的夜晚 C.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的天气冷 3.露、雾的形成都是( )现象。 A.凝结 B.沸腾 C.蒸发 4.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基本形状是( )。 A.三角形 B.六边形 C.圆形 5.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 )。 A.露 B.霜 C.雪 6.北方的冬季,说话时嘴周围有“白气”生成,这些“白气”是( )。 A.水蒸气 B.小水滴的聚合 C.小冰晶的聚合 7.下列现象不属于凝结的是( )。 A.洗澡时,玻璃上出现的小水珠 B.煮饭时,打开锅盖冒出的雾气 C.芳芳买的雪糕化了 8.周末,小明在家做饭时,观察到锅里冒出的“白气”,这“白气”是( )。 A.烟雾 B.水蒸气 C.小水滴 二、填空题 9.小鸥从发现天上有几朵白云,像棉花一样,非常漂亮。妈妈告诉小鸥,云实际上是 受热上升后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汇聚而成的。 10.水有 态、 态和 态三种状态。 11.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 )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 )。 12.空气中的水蒸气来自 里水的蒸发和 里水的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 三、判断题 13.天上的水降不完。( ) 14.霜和雪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形成的。( ) 15.雨的大小不会影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 16.天空中有露水。( ) 17.阳光下容器内的水一定比阴凉处容器内的水蒸发得快。( ) 四、连线题 18.将左右相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云 水蒸气遇冷在所接触的物体表面凝结成小水滴 霜 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滴飘浮在低空 露 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滴飘浮在高空 雪 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雾 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五、简答题 19.简要说说大自然中的雨、雪是怎样形成的? 20.在《千字文》中有“露结为霜”这样的说法,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说明自己的理由。 六、实验题 21.请你完成模拟霜的形成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模拟霜的形成。 实验器材:玻璃杯、碎冰,冷水、盐、温度计,湿毛巾等。 实验步骤: ①在冰水中加盐,测量冰水的温度。 ②观察玻璃杯子的外壁。 ③在玻璃杯中放入碎冰和冷水,杯下垫一块湿毛巾。 ④找一个没有破损的玻璃杯,把杯子外壁擦干。 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 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杯的外壁上有一层薄薄的( )。 实验结论:霜是水蒸气遇冷,在( )以下凝结成的小冰晶。 实验原理:碎冰加盐可以使冰快速融化,融化要吸收大量热量,会使玻璃杯快速( ),这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杯外壁就凝结成霜了。 七、综合题 22.为什么“天上的水总也降不完”?请你用文字或图画简单描述其中原理。 参考答案: 1.C 【详解】霜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水在零下会结冰,因此,在-12℃可能是造霜实验中杯中温度计的读数。 2.C 【详解】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露,多在春夏的早上。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C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所以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的天气冷。 3.A 【详解】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