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79710

九上第二章 第5节 物质的转化 举一反三(含解析)

日期:2024-06-18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60257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章,5节,质的,转化,举一反三,解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节 物质的转化 考点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一)有的非金属可以转化为非金属氧化物(以硫黄燃烧实验为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取一药匙硫黄,观察其外观 淡黄色粉末 将硫黄放到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点燃硫黄,观察现象 硫黄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O2 点燃 SO2 把燃烧着的硫黄放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内,观察现象 燃烧更旺, 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O2 点燃 SO2 其他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与O2发生反应,如: 4P+5O2 点燃 2P2O5 C+O2 点燃 CO2 2H2+O2 点燃 2H2O (二)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转化生成酸,不稳定的酸受热分解后又重新生成非金属氧化物(以CO2与碳酸的转化实验为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原因分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2杯蒸馏水,向1杯吹气或通入CO2。然后向2只烧杯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吹气或通入CO2的烧杯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另一烧杯无变化 吹气或通入CO2的烧杯中,生成了碳酸 CO2+H2O==H2CO3 从2只烧杯中分别取少量液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观察现象 变红色的溶液又变成了原来的紫色,另一个无变化 碳酸不稳定, 受热分解生成CO2和H2O H2CO3 △ CO2↑+ H2O 其他非金属氧化物也可以与H2O反应,如:SO2+H2O = H2SO3 SO3+H2O = H2SO4 (三)非金属与其他化合物的转化 非金属 → 非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非金属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水 典例1:(2023·杭州模拟)据报道,杭州亚运会火炬“薪火”将以生物质燃气为燃料。生物质燃气是以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等含有生物质体的物质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成含有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的生物质燃气。其中的一个反应是水气和碳在高温条件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质燃气中只有无机物 B.生物质燃气中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C.产生一氧化碳的反应中,碳具有还原性 D.生物质燃气燃烧是吸热反应 【答案】C 【解析】燃烧的定义: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中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碳氧化物、碳硫化物、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碳硼烷等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常见衍生物的总称。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无机化合物很多为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某些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不具有有机物的性质,因此这类物质也属于无机物。单质的概念是指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A. 生物质燃气中的甲烷是有机物,所以A错误; B. 物质燃气中的物质氢气是单质,B错误; C.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中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所以产生一氧化碳的反应中,碳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C正确; D. 生物质燃气燃烧是放热反应,D错误; 变式1:(2023·绍兴)小敏在鉴别氢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时,对它们的部分性质进行归纳梳理并编制了检索表(如图)。检索表中S代表的是(  ) 检索表 1a具有可燃性...............P 1b不具有可燃性...............2 2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Q 2b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3 3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R 3b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 S A.氢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根据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氮气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解答】S代表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为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