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91269

【高效备课】沪科版物理八上 第4章 多彩的光 第四节 光的色散 教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8570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4章,色散,第四,多彩的,高效,物理
  • cover
第四节 光的色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知道白光是复色光; 2.了解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及三原色的组合后的颜色; 3.知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成因. 二、能力目标 用实验的方法体验光的色散以及物体的颜色. 三、素养目标 能用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知识简单解释五光十色的世界,体会探索自然的快乐. 【教学重点】光的色散,物体颜色的成因. 【教学难点】理解白光的色散现象及规律;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成因和透明物体颜色的成因. 【教具准备】三棱镜、白屏、红色玻璃、蓝色玻璃、红纸、绿纸、黑纸、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师 衣服、花朵、图画、彩色电视节目里各种各样的颜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了很多,但是物体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小游戏:让学生用肥皂水玩吹泡泡的游戏.同时观察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颜色? 教师演示实验1:让一位学生上台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反射到白墙上,并观察白墙上光的颜色.找一找墙上出现了几种颜色?怎样排列的? 学生观察老师的实验并回答问题. 学生:太阳光可以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色光的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光的色散 师 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它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教师讲述牛顿发现光的色散的故事. 多媒体播放: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 教师再用一个三棱镜与三棱镜重叠在一起,直到彩色光带重新会聚成白光. 实验结论: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成的. 板书: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可见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成的. 【课堂训练】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 知识点2 色光三基色 教师向学生演示实验2,引导学生观察. 实验2:用手中的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可以发现,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此实验也可以安排在课前让学生在家中完成.) 师 电视屏幕上只能观察到三种颜色:红、绿、蓝.但是我们却能看到更多的七色.这是怎么回事呢? 实验3:教师引导学生分别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透明胶片挡在三只手电筒前面,观察它们射出的光在白墙或白纸上重叠部分A的颜色.(如图) 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发现重叠部分A是白色的,即三原色光可以合成白光. 注意:教学中,教师不应让学生死记三原色光合成的结果,而应让学生在探究中去认识几种单色光合成的效果,在实验中获得感性认识. 多媒体展示: 色光混合规律 按1:1比例混合结果为(如图): 红光+绿光→黄光 红光+蓝光→品红光 蓝光+绿光→青光 红光+绿光+蓝光→白光 师 人们发现,红、绿、蓝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光,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基色. 板书: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课堂训练】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 知识点3 物体的颜色 师 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五光十色,美丽动人,有红色的花,绿色的草,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各种物体都具有各自的色彩.可是,这些艳丽的颜色,在漆黑的夜里就统统消失了.这说明只有在阳光(白色光)的照射下,物体才呈现出颜色.那么,为什么在同样光源的照耀下,各种物体会有不同的颜色呢? 实验4:用红色玻璃放在手电筒与三棱镜之间重做演示实验1,如图甲.可以看到白屏上只出现一条红色光带,如果用蓝色玻璃盖在狭缝上做上述演示实验,则白屏上只出现一条蓝色光带. 实验结论: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师 像无色玻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