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91281

【高效备课】沪科版物理八上 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本章复习和总结 教案

日期:2024-06-0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3491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熟悉,总结,复习,本章,生的,6章
  • cover
本章复习和总结 【教学目标】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 2.认识弹力,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3.认识重力,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重力的施力物体,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G=mg计算重力. 4.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掌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教学方法】 1.归纳法:整合本章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 2.观察法: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构造,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 3.讲练结合法:通过典型习题的讲练,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知识的内涵,熟悉解题方法与技巧. 4.实验法: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本章总结】 1.知识结构(用多媒体展示并总结) 2.例题讲解(用多媒体展示) 探究点1 力 例题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一个力的作用,不一定有另一个施力物体存在 B.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但不一定是受力物体 C.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但不一定是施力物体 D.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存在 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产生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一定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是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结果,A选项错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一定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B、C选项均错误;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有两个物体存在,D选项正确. 答案:D. 例题2 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力的大小相同,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 B.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大小都是10N,它们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分别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某一点的两个力大小都是20N,这个力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效果.力的大小相同,如果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A不正确;方向相同的两个力都是10N,如果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B不正确;分别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某一点的两个力大小都为20N,如果力的方向不同,这两个力作用效果也不相同,C不正确. 答案:D. 例题3 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受到的力大 B.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 C.飞机受到的力大 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解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小鸟撞击飞机时,小鸟给飞机一个力,同时飞机给小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个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B. 【课堂训练】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 探究点2 弹力和重力 例题4 为了研究受到拉力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弹簧自身因素的关系,小华同学选用弹簧A、B、C、D和测力计进行实验.已知弹簧A、C由同种金属丝绕制而成,弹簧B、D由另一种金属丝绕制而成,A、B原来的长度均为l0,C、D原来的长度均为l0′,且A、B、C、D的横截面积均相同.他将弹簧A、B、C、D的左端固定,并分别用水平向右的力通过测力计拉伸弹簧,它们的长度各自增加了Δl1、Δl2、Δl3、Δl4,如图(a)、(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图中(a)和(b)或(c)和(d)中的测力计示数、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以及相关条件,可得: . (2)分析比较图中(a)和(c)或(b)和(d)中的测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