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9589

第16课 繁荣的宋元文化

日期:2024-06-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14201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6课,繁荣,宋元,文化
  • cover
课件36张PPT。第16课 繁荣的宋元文化学习目标 1、 说出《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 2、以宋词和元曲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一、史学成就司 马 光 砸 缸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司马光资治通鉴 宗旨:“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为统治者提供_____经验。《资治通鉴》:治国资治通鉴体例:编年体通史 内容:从战国到五代时间:北宋作者:司马光评价:记事确实,文字生动,对中国史学产生重大影响。司马迁司马光西汉北宋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按时间顺序将史实和时间紧密结合,便于看出同时期各事件之间的联系以人物为中心,便于记载历史人物的活动 《史记》《资治通鉴》史学双璧资治通鉴的史学价值1、创立了编年体通史的体例。 2、真实地记录历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3、给后人以大量的统治经验和教训。 4、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清王鸣盛二、文学成就1、宋词 词称长短句,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起源于民间,适于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代表性词人:北宋:苏轼、 两宋之际:李清照 南宋:辛弃疾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苏轼与父苏询、弟苏辙都在文坛上享有名望,人称「三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词的特点风格:豪迈奔放 苏轼是豪放派的创始人。李清照:中国古代著名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生活于两宋之交。代表作《如梦令》《声声慢》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词的特点风格:委婉含蓄,清新淡雅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杰出代表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杰出词人,山东济南人,生于南宋时期,一生关心抗金事业。曾参加过抗金义军,多次上书要求恢复中原,但未被采纳,代表作《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和《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纪念馆辛弃疾词的特点风格: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辛弃疾是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声声慢·寻寻觅觅》《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委婉含蓄,清新淡雅2、元曲元曲:元杂剧和元曲(1)元杂剧 它是诗歌、音乐、舞蹈、表演、宾白相结合,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元杂剧的结构 楔子———交待人物和剧情背景 第一折———开端(起) 第二折———发展(转) 第三折———高潮(承) 第四折———结局(合)旦———女主角 末———男主角 ———大多是权贵、富豪、恶霸、贪官、无赖等形象 丑———刁钻、滑稽的人物元杂剧的角色下一页元杂剧的意义1、奠定了中国戏曲由诗歌、音乐、舞蹈结合的艺术特色,标志着戏曲艺术的成熟。 2、它表明贴近百姓生活、以叙事为主的通俗文学成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