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97865

吉林省长春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5-3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257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吉林省,摸底,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 cover
长春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 历史科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并粘贴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或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钱氏家训·家庭》载:“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强调 A.道德修养 B.等级差异 C.宗法观念 D.乡风民俗 2.梁启超指出:“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下列各项符合儒家思想主张的是 A.“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C.“民道弊而所重易也,世事变而行道异也” D.“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3.《史记·货殖列传》序中说:“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据此可知材料经济思想的实质是 A.政府应该干涉经济发展 B.任由社会经济生活的自然发展 C.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D.农本商末,重农抑商 4.有文献记载:九品中正制之设“盖以论官吏优劣,非为士族高卑”,“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尤有乡论余风”,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A.以官吏实绩对官吏进行优劣评定 B.曾经被士族门阀所控制 C.遭到了当时很多人的反对 D.一度以德才为主要依据,不注重家世门第 5.唐朝法律允许百姓以击登闻鼓、拦御驾、街衢拦官、投匦方式等非常规方式申诉冤情,如所述属实,则不会受惩罚,“如有不实者,各合杖八十”,这主要说明 A.唐朝政府借此使民情上达 B.“街衢接诉”成为政府肃贪重要手段 C.唐朝司法腐败和法律苛严 D.政府利用街道的公众效应教化百姓 6.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形成了“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的局面。这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官僚体系的成熟 C.科举制度的完善 D.行政效率的提高 7.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朝 A.皇权被削 B.相权得到加强 C.中书省独揽大权 D.中书省职能专一 8.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C.不利于新的经济形态产生和发展 D.推动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9.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中是个“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 A.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B.认为国中无财富 C.丰富了汉语言文字 D.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 10.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