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04459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一) 含答案

日期:2024-06-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3598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答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一)答案 答案:1-5 AACDD 7 B 8 问句朴实,回答深刻,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境界。“心远地自偏”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隐居更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就可以“大隐隐于市”处闹市若幽谷。 9、委:放弃 道:方法 10、(1) 略(2) 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 11、B 12.对比 以民为本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 富民 译文: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 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尊敬皇上而畏惧刑罚,尊敬皇上而畏惧刑罚,就容易治理了 。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皇上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长久富裕,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13、(1)雄性萤火虫在发育完全的时候,会长出翅膀。而雌性萤火虫却不能。(2)萤火虫的尾巴会发光。(3)萤有色彩丰富的衣服。 14、示例一:《昆虫记》是作者对昆虫最直观的研究记录,影响了无数科学家、文学家及普通大众,其文学及科学非凡的成就受到举世推崇。虽然全文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但行文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被公认为跨越领域、超越年龄的不朽传世经典! 示例二: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考,美术家一般的看法,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的日常生活习性和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15. 略 16、①“我”挨着各家房子的屋檐寻找燕巢; ②“我”与外祖母在屋檐下纳凉; ③“我在屋檐下看雨听雨。 17.在异乡的城市里没有屋檐,屋檐承载着我快乐的童年,美好的光阴。(言之成理即可) 18.(1)“紧紧”“轻轻”写出了祖母为“我”扇风的具体动作,表现了外祖母对“我”的关爱,表现了童年的温馨、美好。 (2)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雨点”“屋檐”分别比作“多情女子的巧手”和“古琴”,表达了作者在屋檐下看雨听雨的享受之情,从而表达了故乡的怀念。 19.C 20.示例:第⑦⑧段在结构上与题目、开头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在内容上,直接抒发对故乡屋檐、童年光阴的怀念之情,点明了中心思想。 21、①母亲让“我”学刺绣,“我”很笨拙,母亲并不勉强; ②年迈的母亲依然天天在刺绣,令“我”不解; ③母亲送“我”刺绣鞋垫,“我”理解了母亲 22、“刺绣时光”指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刺绣时光”也指“我”以笔墨为针线,绣出活色生香的生活。“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与母亲拥有了柔软的内心,辽阔的眼界;人生风雨中,生活有了小欢喜,让“我”即便身处困境,也能找到快乐。 23、B 24、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一)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2分,1—5题各3分,第6题7分) 1.下面选项中,词语书写与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倔强(jué) 俯瞰(kàn)  琐屑(suǒ)  坦荡如砥(dǐ) B.鲜腴(yú) 濒临(bīng) 簌簌(sù) 恹恹欲睡(yān ) C.蹒跚(shān) 婆娑(suō) 遏制(è) 潜兹暗长(qián )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