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08512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案(无答案)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06-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4次 大小:1901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历史,纲要,中外,必修,编版,统编
  • cover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前预习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本课时间轴】 【预习重点】 旧石器时代 主要生产工具: 食物获取方式: 社会组织形式: 、 新石器时代 主要生产工具: 食物获取方式: 社会组织形式: 、 父系氏族社会中 开始出现, 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中国即将迈入 的门槛。 从部落到国家 古史相传: 时代。尧、舜时期采用“ ”方式传承联盟首领之位。 考古学证明: 文化时代,具备 的初始形态。 夏 建立时间: 社会形态: “ ”代替了“禅让制”。 商 建立时间: 文字: ,主要是 的记录,是一种 的文字。 最先进的工具材质: 地方统治制度: 中央设立: 西周 建立时间: 主要生产部门: 土地所有制: 土地经营制度: 手工业与商业: 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社会形态: 地方统治制度: ,这一制度与 相结合,解决了 的矛盾与冲突。 官员选拔制度: 采用 ,区分等级关系。 公元前841年发生 ,公元前771年 ,周平王东迁洛邑。 课堂思考 【课前任务】 快速阅读教材,圈画有关历史信息来源、时间的字词。(如:考古发现;约170万年前) 【重要问题】 谈谈你对文明、文化、国家三个概念的认识。 从原始人群到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中华大地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新、旧石器时代我国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材料一 帝中康时,羲、和湎淫(沉湎于酒),废时乱日。胤(孔安国:胤国之君;郑玄:臣名)往征之,作胤征。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薛之皇祖,居薛,以为夏车正。 ———《左传·定公元年》 商朝的统治有何特点? 西周的社会是何图景?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材料三 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 ———《吕氏春秋·观世》 材料四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左传·桓公二年》 材料五 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 ———《春秋公羊传注疏》 巩固拓展 最初的“共和”是何意义? 公元前841年为何被认为是确切纪年的开始? 附录: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考古文化年代简表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