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12779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20张PPT)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06-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111820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历史,纲要,中外,必修,编版,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课标】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了解明清时期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二、文化之变 一、经济之变 三、世界之变 目录 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明朝后期,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输入并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产品卖出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361 材料三:自明朝后期起,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中国古代史》 1.发展 一、经济之变 探究一: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材料分析明清时期经济领域有哪些新变化? 农业:①高产粮食作物输入;②江南多种经营兴盛,经济作物繁多 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手工业、商业发展 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 商业:①白银大量流入中国;②商人群体形成(徽商、晋商); ③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 1.发展 一、经济之变 ①高产粮食作物输入中国(玉米、甘薯)②江南多种经营兴盛,经济作物繁多 农业 ①白银大量流入中国;②商人群体形成(徽商、晋商);③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 商业 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 手工业 社会经济 农业商品化 手工业革新化 商业新繁荣 探究一:根据材料分析明清时期经济领域有哪些新变化? 白银货币化 2.局限 一、经济之变 材料四:“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雍正帝 材料五:“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当铺又次之。” ———清·钱泳《履园丛话》 材料六: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 ———《清高宗实录》卷323转引 探究二:结合材料分析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哪些困境? 1.传统小农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 2.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二、文化之变 1.思想领域 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将强劲的活力输入社会肌体,一股不安分守己而别开生面的新鲜文化潮流涌动于传统文化结构之中。 ———摘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七:南宋陆九渊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穷理不必向外探求, 反省内心就得天理。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八:“良知”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需要重新发现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王阳明《传习录》 探究三: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材料分析明清时期思想领域有哪些新变化? (1)程朱理学失去活力,陆王心学形成,其主张反省内心,致良知,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王守仁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二、文化之变 1.思想领域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