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15450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1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3081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七年级
  • cover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古代某伟大工程有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的誉赞,此处所指为(  ) A. 秦长城 B. 大运河 C. 缫丝机 D. 明故宫 2.为电视连续剧《武则天》布置场景,场景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 城市“买卖昼夜不绝” B. 餐桌上摆有石榴、葡萄等水果 C. 田里长着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 D. 用陶活字刊印大量精美的书籍 3.举办“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科举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与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所谓寒门、商人、地主等……通过科举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中来。”该材料说明科举制度(  ) A. 扩大了选拔官员的范围 B.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C.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D. 束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5.“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的是(  )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等书籍 ②隆重接待西行归来的玄奘 ③命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④鉴真东渡日本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6.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也不知今夕是何夕的睡莲,只愿能够化作唐宋诗篇”,那么在“唐宋诗篇”中被称为“诗仙”的唐朝诗人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苏轼 7.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该作品可能出现在(  ) A. 西周 B. 汉 C. 唐朝 D. 北宋 8.岳飞《满江红》中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直接关联的事件是(  ) A. 澶渊之盟 B. 金灭北宋 C. 金灭西辽 D. 白登和谈 9.以下能反映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描述是(  ) A.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B.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C. 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D.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10.研究地方史时收集到了含有“江西行省”文字的资料。你认为该资料最早应该出现在(  )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11.在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迅猛扩张的今天,越来越彰显出郑和下西洋的伟大意义。下列与郑和下西洋史实不相符的是(  ) A. 郑和的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 B. 郑和到过亚欧30多个国家和红海沿岸 C. 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12.以下哪一项发明最有利于将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  )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火药 D. 印刷术 13.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够有力证明的史实有(  ) ①张骞通西域②唐蕃和亲,和同为一家③元朝设宣政院④清朝设驻藏大臣⑤清朝设伊犁将军。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14.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 B. 广州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C. 晋商和徽商足迹遍及南北各地,甚至远涉海外 D.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15.雍正时,徐骏诗集有如下诗句“清风不识字,何须乱翻书”,被认定“清”是满清,“不识字”、“乱翻书”是指影射满人没文化,遂被灭族。这种歪曲解释,罗织罪状,制造冤狱的做法被人们称之为(  ) A. 文字狱 B. 八股取士 C. 罢黜百家 D. 焚书坑儒 16.人类文明交往,有和平交流、暴力冲突两种方式。以下属于同一方式的是(  ) ①郑和下西洋②戚继光抗倭③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