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20700

苏科八上2.4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4-06-0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27597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苏科八,升华,凝华,同步,练习,解析
  • cover
苏科八上2.4升华和凝华 (共19题) 一、选择题(共12题)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利用了冰升华吸热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利用了水汽化放热 C.灯泡用久了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先升华后凝华的现象 D.液化石油气是利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装入罐中的 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用冰袋能给高烧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下面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放在冰箱内的矿泉水变成冰块 B.在衣柜里的“臭丸”(萘)放久后变小了 C.冻肉出冷库后比进冷库时重 D.铁水倒进模具中,冷却后变成车轮 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A. 冬天户外呼出的“白气” B. 湿裤子晾干 C. 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 D. 钢水浇铸得到钢件 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关于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 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B. 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 C. 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 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 樟脑丸变小 B. 露珠的形成 C. “雾凇“的形成 D. 河水结冰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出来大雾散去是液化现象 B.冬天教室的玻璃窗上出现冰花是凝华现象 C.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D.利用干冰的熔化过程吸热降温来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如图是冰、水、水蒸气相互转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 B.冬天水蒸气能直接变成小冰粒 C.温暖的阳光下冰可以变成水 D.冰不能直接变成水蒸气 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 )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是小冰晶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放出,下列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A.冰糕熔化 B.烧水时水壶口冒出白雾 C.冬天河边树木上出现雾凇 D.河水结冰 如图所示,冬天早晨窗户玻璃内侧常会附着一层冰花,冰花形成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二、填空题(共4题) 物质从 态直接变为 态叫做升华。 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 (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 热,实现快速灭火。 在少雨干旱的季节,为了使农作物能正常生长,必要时可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迅速 (吸收/放出)热量使周围的气温急剧下降,水蒸气遇冷 形成小水滴。 人工降雨时,常常向空中发射干冰。这是因为干冰在常温下会 为气体, 热量,促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为小水滴或 为小冰晶(第 、 、 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三、综合应用题(共3题) 在西行的列车上,“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田。”这欢快的歌声,把人们带到了美丽的新疆。 (1) 天山上的冰雪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冰库”,冰雪熔化时的温度是 ,熔化过程中冰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