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24577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导学案(原卷版+答案版)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0次 大小:1378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答案,七年级,历史,初中,编版,2023-2024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素养导学: 时空观念:了解西汉建立的基本史实。 历史解释:理解休养生息政策实施的背景、历史概念、具体表现及影响等。 家国情怀:掌握“文景之治”的基本史实,并得出治世局面的出现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启示。 知识构建: 一、西汉的建立 1.“汉并天下”瓦当是为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 而作。 (1)时间:公元前202年。   (2)朝代:西汉。 (3)都城:长安。 (4)人物:刘邦,即汉高祖。 思维导引: 公元前202年属于公元前3世纪末。 2.《汉书·食货志》中的这段话反映了汉初怎样的社会景象 为何出现这种景象 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1)社会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2)出现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3)首要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二、休养生息政策 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目的、措施及影响分别是什么 1.原因:汉初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不安;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2.目的: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3.措施: (1)让士兵还乡务农(“兵皆罢归家”),释放部分奴婢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2)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以稳定民心,鼓励农业生产。 4.影响:汉初的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思维导引: 秦朝推崇法家思想,实行严刑峻法;汉初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 三、“文景之治” 《史记·平准书》描述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一个治世局面。 1.名称:“文景之治”。 2.帝王:汉文帝和汉景帝。 3.措施: (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轻徭薄赋(三十税一)。 (2)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 (3)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4.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 史料研习: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 【历史解释】 休养生息政策: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元气,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 史料研习: “京师之钱累巨万(数目巨大),贯朽(穿钱的绳索腐烂)而不可校(查对)。太仓(京师的粮仓)之粟陈陈相因(陈粮压着陈粮),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在谈治国理政时说,“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民心顺邦本固”。 【任务一】【诸子百家民本思想】 诸子百家 论“民生” 孔子: ①   老子:顺应自然,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墨子: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残害生命 孟子: ②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相关人物的民生主张,完成表格填空。 答:①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 ②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 【任务二】【西汉盛世治国理政】 材料一 (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 ———《史记 孝文本纪》 材料二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资治通鉴》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汉文帝、汉景帝共同的治国主张。他们统治时期出现的太平盛世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答:治国主张:以农为本。 盛世局面:文景之治。 原因: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任务三】【今人著作探讨民本】 历史反复证明,凡是在民本问题上处理得比较好的时期……社会发展就比较平稳;凡是在这个问题上处理不好以致尖锐对立的时期,社会就会动荡,甚至导致政权的灭亡。 ———卜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