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24636

第六单元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4-05-1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7次 大小:4661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历史,初中,编版,2023-2024,教师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目标导学 1.了解七七事变的史实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 2.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3.简述中国守军抗日的史实。 4.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 知识构建: 一、七七事变 “卢沟桥”见证了哪一事件 发生于何时 产生了什么影响 1.事件: (卢沟桥事变)。 2.时间: 年 月 日。 3.影响:标志着中国 的开始。 思维导引 日本局部侵华,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1937年七七事变。 史料研习 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是在哪一条战线指引下开展的 战线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有何意义 1.战线: 。 2.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3.意义: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 的局面开始形成。 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引领下,在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下,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前仆后继,共御外敌。 ———习近平 三、淞沪会战 1.“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是指哪一事件 结果如何 产生了什么影响 (1)事件: 。 (2)结果:1937年11月, 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3)影响:打破了日本 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各地将士,闻义赴难”的英雄有 、谢晋元等。 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 各地将士,闻义赴难…… ———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 四、南京大屠杀 “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纪念哪一事件 公祭日的设立有什么意义 1.事件:1937年的 。 2.意义:反对战争,珍爱和平;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凝聚力量,奋力拼搏。 时空观念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回望那段烽火硝烟的岁月,耳边响起的仍是当年那一声声的呐喊。七七事变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努力下,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任务一 【民族之殇不能忘】 很显然,日本帝国主义要进行华北的分离运动,那么,它就必须在军事上造成控制华北的首脑———平津的形势,才能遂行其政治阴谋;卢沟桥在地理上占着很重要的地位,一旦日军占据卢沟桥,平汉交通为之堵塞,这将使北平进退失据,此举殆无异于切断华北之首脑———平津;这一来,日本在华北就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 (1)结合图文史料,思考日军选择在卢沟桥发动侵华事变的原因。 任务二【国共携手赴国难】 【教材再开发→材料研读】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宣言”公布的背景。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政策有何变化。这一变化预示着什么局面的到来 任务三【铭记历史向未来】 材料一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于2月27日下午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材料二———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首席审判官梅汝璈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处理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A层 基础必会 1.以下材料内容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 蒋委员长钧鉴:   平津为华北重镇,万不容再有疏失,敬恳……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红军将士,咸愿在委员长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