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30842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导学案 (含答案)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0次 大小:188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导学案,答案
  • cover
4 观沧海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并熟练背诵 。积累诗歌常识。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品味语言,感受诗歌的意象美与意境美,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难点 重点:积累诗歌常识,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所蕴含的审美意象与思想情感。 难点:以审美的态度欣赏诗歌,品味语言诗歌语言,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一、定向自学(5分) 1、作者简介,曹操(155年-220年),字( ),小字阿瞒,沛国亳州人。( )著名的军事家、( )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步出夏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壮。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尚和袁熙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古体诗:诗歌体裁的一种。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曹操的《观沧海》是近体诗中四言诗。也是乐府诗。 3、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 )海 jié( )石 sǒng zhì( ) 水何dàn dàn( ) xiāo sè( ) 4、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各词的意思。 澹澹: 竦峙: 星汉: 萧瑟: 至: 何: 若: 临: 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划分节奏。(用/划分) 6、结合注释写下诗意。 二、合作研学(10分) 7、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 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9、下面的诗句描写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试作分析。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两个若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三.展示激学(10分) 1.比一比各组代表叙述探究结果。2.说一说,点组号和组内学生号,其他组可以纠错或补充。 四.精讲领学(10分)11、本文用什么手法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的。 五、反馈固学(5) 12、读《观沧海》按要求写出诗句。 (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 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 (4)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参考答案 3.沧 碣 竦峙 澹澹 萧瑟 4.水波荡漾的样子;耸立;银河;形容风吹草木的声音;达到极点 多么 像 靠近 7、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全文线索。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8、第一层(1-2):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3-8):描写海水与山岛。(实景) 第三层(9-12):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想象) 9、“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10、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情景交融或虚实结合)创造出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想象奇特,胸怀开阔,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丽景象,展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的雄心壮志。11、(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2)意境开阔,气势雄浑。12、(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