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3.1 认识钟表 教师 学科 数学 任教班级 授课时间 课时 1课时 课型 基础课 一、内容主旨(主要内容,以及学这部分内容对后续内容学习的影响及作用)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二、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为沪教版教材一年级第二册数学第三单元的内容:认识钟表,学会辨认几时和几时半。这是小学阶段“时间”这一内容的第一阶段,可称之为“时间的初步认识(一)”。学生还将在后面的学习中认识年、月、日;学会用“几时几分”来表示某一时刻,进一步拓展对于“时间”的认识;认识时、分、秒及其之间的进率;此外还将学习时间段的表示以及计算等等内容。 三、学情分析 钟表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时工具,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常常接触。但是因为时间的概念看不到,摸不到,因此对于学生而言比较抽象,教材力求以学生熟悉的、较为具体的钟表为载体,从而帮助学生学习较为抽象的“时间”的概念。因此教师和学生都要准备钟表模型,以便课堂上进行操作和演示。 四、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用日(天)、小时来表示时间,联系实例初步建立实际时间观念。 2.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时工具———钟表,并通过动手操作拨钟面模型了解钟面的构成。 3.知道时针和分针的特点及关系。 4.能够通过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读出整时。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五、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钟面包括12个数,12个小时以及时针和分针的关系。 难点:理解分针和时针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以语言形式:讲授法、讨论法等;直观形式:演示法、实验法等;启发式教学法等) 讲授法、演示法 七、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大的钟表 )、学生准备( 钟表道具 ) 1、谜语导入 我们来玩猜谜语。 我有一个好朋友,滴答滴答不停走,叫我按时作与息,真是我的好帮手。———钟表 生活中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钟表呢? 钟表的作用是什么呢? 2、知识新授 环节一:认识钟表 出示钟表图片:仔细观察这些钟表,你能根据它们的特点把它们分成两类吗? 一类是指针表,一类是数字表。数字表上的数字就可以直接展现出具体的时间,你会认数字表上的时间吗?(视孩子情况介绍) 认识指针表 观察:右边这个时钟缺少了什么? 没有指针。指针表上一般有三根指针,我们今天先认识其中最常用的两根,时针和分针。秒针走得太快了,所以一般不会说。 还差什么? 还有数字。对的,仔细观察,这个圆圆的钟面被平均分成了12份,也就是一个钟面上有12个大格,也就是12个数字。 好,谁来总结一下,时钟上都有些什么? 有时针、分针和12个数字。 判断:下面的钟面是否正确。 环节二:了解时针和分针的特点及关系 观察动态钟面,思考下列问题: ①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 时针短而粗,分针长而细。 ②时针和分针是顺着什么方向走的?顺时针 ③时针和分针哪个走得更快?时针慢,分针快。 ④时针和分针之间有什么关系? 发教具,动手操作。观察并总结:时针一小时走一大格,分针一小时转一圈。 3、巩固练习 (1)我来选一选(区别时针和分针) (2)我来判对错(加深记忆) (3)猜谜语 哥哥是谁?弟弟是谁?兄弟俩在哪里赛跑? 弟弟长,哥哥短, 两人赛跑大家看, 弟弟跑了十二圈, 哥哥一圈才跑完。 (4)动手画钟面 4、总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认识钟表,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还有12格数,12大格。 时针和分针的特点和关系。 朗读钟表歌。 5、板书设计 八、教后反思(备课后的反思) 可借鉴之处: ①…… ②…… ③…… 待改进之处: ①…… ②…… 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