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35355

1.1 我与社会 同步学案(原卷版+答案版)

日期:2024-06-05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1次 大小:2587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我与,社会,同步,学案,原卷版,答案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框题 我与社会 学习目标 健全人格: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感悟,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法,知道亲社会行为的表现。通过广交会志愿者风采,理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赞同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大概念:我在社会生活中成长 重难点: [重点]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 [难点]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分议题:我与社会的关系 大情境:学生参与社会活动 学习梯 阶梯一 问题过渡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你通过了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要点提取 1.我与社会的关系 我们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3.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重点解析】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分子。 【难点释疑】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而不是相同的身份。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社会关系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的身份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自主选择 1.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B ) A. 越来越分离 B. 越来越紧密 C. 与任何人无关 D. 彼此不能分开 2. 我们的社会是绚丽多彩的。下列图片不能反映这一点的是( D ) A.观看展览 B. 旅游观光 C. 展现才艺 D.深邃宇宙 3.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居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属于( C ) A. 血缘关系 B. 业缘关系 C. 地缘关系 D. 亲属关系 阶梯二 子议题一 感受社会生活 导入情境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了解社会、亲近社会、融入社会。 以下是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们搜集的参与社会的活动资料: 第一组:广州市某中学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劳动教育”,通过活动,学生感受到农民劳作的辛苦和收获的快乐,培养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和劳动意识。 第二组:2023年4月15日第133届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帷幕。广交会期间,海珠区团委组织了青年志愿者定时开展“国潮海珠”文艺快闪,通过趣味十足的国乐展演、汉服展示、非遗体验传播岭南传统文化。 第三组:2023年3月10日,同学们观看新闻:北京人民大会堂,迎来庄严而神圣的时刻。共和国历史上第二次国家主席宪法宣誓仪式在此举行。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面向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宣读誓词。 【问题任务1】 结合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社会生活。 [答案]①阅读图书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上网查询。②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③参观博物馆,观光旅游,参加升旗仪式。④到农村、社区、工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 【问题任务2】 以上社会实践对青少年个人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答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问题任务3】 请跟同学分享暑假里让你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你的感受是什么。 [答案]结合自身实际回答即可。例如,我在暑假里去了首都北京,登上了八达岭长城,观看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还游览了故宫博物院、颐和园等名胜古迹,这让我感受到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