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 1.定义: ___和___作用生成___和___的反应,叫作中和反应。 2.实质: ___和____结合生成___。 3.能量变化:中和反应过程要_____热量。 酸 碱 盐 水 H+ OH- H2O 放出 知识精讲 中和反应的“4”个结论 (1)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2)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都是中和反应。(3)判断条件: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4)实质:H++OH-===H2O。 中和反应的应用 1.应用于医药卫生: 胃酸过多可服用含_____或_____的药物,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_____。 2.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改良酸性土壤常用撒_____的方法。 氢氧化铝 碳酸氢钠 Al(OH)3+3HCl===AlCl3+3H2O NaHCO3+HCl=== NaCl+H2O+CO2↑ 熟石灰 3.处理工业废水: 当污水中的含酸量超标时,可以利用_____进行中和处理。 4.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如果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太强,就可以用适当的___或___调节溶 液的pH。 熟石灰 碱 酸 中和反应 典例1 [2022·黔西南]化学学习小组用某盐酸和烧碱探究中和反应的pH变化。实验时将一定量的盐酸溶液注入锥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烧碱溶液,边滴边振荡,通过传感器测定并绘出pH变化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点到b点,锥形瓶中溶液温度逐渐升高 B.取a点溶液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 C.取b点溶液加入小苏打固体,有气泡产生 D.c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经典例题 C 变式1 如图是室温下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的 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将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a点到b点pH变化的原因是H+和OH-发生反应 C.b点时,参加反应的HCl与NaOH的质量比为36.5∶40 D.c点时,溶液中的Na+个数大于Cl-个数 中和反应的应用 典例2 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 A 变式2 某校实验室废液缸中的废水含有大量稀硫酸,经测定 pH=3,为防止水污染,需将pH调到8。为此,可以向该废水 中加入少量的( ) A.水 B.硫酸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1.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2NaOH+H2SO4===Na2SO4+2H2O C.CO2+2NaOH===Na2CO3+H2O D.Fe+H2SO4===FeSO4+H2↑ 2.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3.向10 g 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10 g 2%的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的质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下列四种图示中能正确表达这种变化的是( ) 4.某同学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NaOH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如图。所加试剂①②③分别是( ) A.稀NaOH溶液、石蕊试液、稀盐酸 B.稀盐酸、石蕊试液、稀NaOH溶液 C.稀NaOH溶液、酚酞试液、稀盐酸 D.稀盐酸、酚酞试液、稀NaOH溶液 5.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 6.根据图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变成无色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B.用玻璃棒搅拌使反应充分 C.该反应过程会释放热量 D.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置 7.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