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38330

八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测试仿真模拟试卷 上海版(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2020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仿真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测试仿真模拟试卷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6分) 1.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 (1)   ,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2)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   ,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4)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角度描写的早春西湖景色的句子是:   ,   。 (6)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塞外雄浑壮观景象的千古名句是:   ,   。 阅读下列诗文,回答问题(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东坡志林 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①,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②,退则死法③,当恁么④时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 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 月色入户    念无与为乐者     思欲就亭止息     意谓是如何得到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欣然起行 康肃忿然曰 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肃遂拜蒙母 C.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中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进则死敌 恐前后受其敌 4.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 (2分)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 5.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4分)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6.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述。(2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①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②,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③,卖得数斛米,斫④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⑤诸荐⑥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注释】①范逵(kuí):人名。②室如悬磬(qìng):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悬:挂;磬:乐器,中空。③髲(bì):假发。④斫(zhuó):用刀斧砍。⑤剉(cuò):同“挫”,割。⑥荐:草编的坐垫。 7.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 )(2分) A.陶公/少/有大志 B.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C.锉/诸荐/以为马草 D.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 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2分) 同郡范逵素知名    湛头发委地    9.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①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②至洛阳,当相为美谈。 10.文中范逵“深愧其厚意”,陶侃母子的“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用自己的话回答(至少答出四个方面)。 (2分) 11.此文涉及的主要人物有三个,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物进行分析,说说他是怎样的人? (2分) 二、现代文(38分) (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