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464084

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电工版·2017)1.1认识工业机器人 同步课件(共61张PPT)

日期:2025-04-05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64252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认识,61张,课件,同步,机器人,工业
  • cover
(课件网) 职业教育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规划教材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目录 01 02 03 04 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 成果及问题 工作完成情况 明年工作计划 1 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 模块1 CONTENT 知识目标 1.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定义。 2.熟悉工业机器人的常见分类及其行业应用。 3.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能力目标 1.能结合工厂自动化生产线说出搬运机器人、码垛机器人、装配机器人、涂 装机器人和焊接机器人的应用场合。 2.能进行简单的机器人操作。 任务1 认识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 工作任务 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种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而且,机器人应用情况是反映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次任务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工业机器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现场参观,认识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在现场观摩或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操作ABB工业机器人,了解其基本组成。 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 模块1 一、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及特点 1.工业机器人的定义 美国机器人协会(RIA)将工业机器人定义为:“工业机器人是用来进行搬运材料、零部件、工具等可再编程的多功能机械手,或通过不同程序的调用来完成各种工作任务的特种装置。” 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JIRA)将工业机器人定义为:“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装备有记忆装置和末端执行器的,能够转动并通过自动完成各种移动来代替人类劳动的通用机器。” 在我国1989年的国际草案中,工业机器人被定义为:“一种自动定位控制,可重复编程、多功能的、多自由度的操作机。”操作机被定义为:“具有和人的手臂相似的动作功能,可在空间抓取物体或进行其他操作的机械装置。”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曾于1984年将工业机器人定义为:“机器人是一种自动的、位置可控的、具有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机械手,这种机械手具有几个轴,能够借助于可编程的操作来处理各种材料、零件、工具和专用装置,以执行各种任务。” 任务1 认识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 模块1 一、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及特点 2.工业机器人的特点 (1)可编程 生产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是柔性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可随其工作环境变化的需要而再编程,因此它在小批量、多品种具有均衡高效率的柔性制造过程中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是柔性制造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拟人化 工业机器人在机械结构上具有类似人的行走、腰转、大臂、小臂、手腕、手爪等部分,由计算机控制。此外,智能化工业机器人还有许多类似人类的生物传感器,如皮肤型接触传感器、力传感器、负载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声觉传感器、语音功能传感器等。 任务1 认识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 模块1 一、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及特点 2.工业机器人的特点 (3)通用性 除了专门设计的专用工业机器人外,一般机器人在执行不同的作业任务时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例如,更换工业机器人手部末端执行器(手爪、工具等)便可执行不同的作业任务。 (4)机电一体化 第三代智能机器人不仅具有获取外部环境信息的各种传感器,而且还具有记忆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图像识别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等人工智能,这些功能基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成套技术紧密结合,并融合了多项技术,包括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人动力学及仿真、机器人构建有限元分析、激光加工技术、模块化程序设计、智能测量、建模加工一体化、工厂自动化及精细物流等,技术综合性强。 任务1 认识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 模块1 二、工业机器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1.工业机器人的诞生 “机器人”(Robo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