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检测卷 六年级科学上册 大象版(含答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等级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湖泊水通过_____进入大气。 2.云同雾的成因是一样的,主要由_____和_____组成。 3.自然界,许许多多的小水滴飘浮在_____形成雾,飘浮在_____形成云。(选填“高空”或“低空”) 4.水滴的大小差异很大,滴雨中含有的水量大概是云中小水滴的_____万倍。 5.空气中的水蒸气在_____受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小水滴或小冰晶在_____里相互碰撞、合并,变成越来越大的水滴(温度_____0℃时)。当水滴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形成雨。 6.在环境温度低于_____时,如果空气中的_____含量过高,就会附着在物体表面上,并形成_____,这就是霜。 7.小水滴、小冰晶合并成大水滴、大冰晶后,在_____作用下形成雨、_____、_____。 8.大气中的_____随着_____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称为“水汽输送”。 9.水在自然界是_____的,流动的水是有力量的。 10.流水可以把风化的岩石、土壤从一个地方_____到另一个地方,这个过程称为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关于雨和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形成雪的温度比形成雨的温度更低 B.雨和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化而来的,本质都是水 C.雨是降水,雪不是降水 2.在雨后,我们常会看到山上雾气缭绕,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 B.雾是天上的云下降到山中形成的 C.雾就是水蒸气 3.当你把装有开水的盖子打开时,会发现盖子下凝结有很多小水珠,关于这些水珠的来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面的水烧开后溅上去的 B.锅外面空气中的水渗进来的 C.锅内的水蒸气凝结成的 4.寒冷的冬日早晨,我们会在室内的窗户上看到一层冰花,这是( )。 A.雾 B.霜 C.露 5.下列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中,水从气态变成固态的是( )。 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 B.夏天的清晨,树叶上常有露水 C.深秋的清晨,草地上有时会有一层霜 6.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是由( )形成的。 A.泥沙沉积 B.海水冲刷 C.风力侵蚀 7.下列水循环排序正确的是( )。 A.地表水→云或雾→降水→地表水 B.云或雾→降水→地表水 C.地表水→降水→云或雾 8.“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描述的自然现象是( )。 A.雾和云 B.露和霜 C.雨和雪 9.关于风化和侵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风化是岩石搬运的过程 B.风化的过程很快,侵蚀的过程很慢 C.风化和侵蚀都会对岩石造成破坏 10.2018年12月20日云和县紧水滩引调工程开工。该工程把紧水滩水库的水由引水隧道引到云和县城。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隧道引水属于( )。 A.蒸发蒸腾 B.地表径流 C.水汽输送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开冰箱后会冒出“白气”,这种现象与雾的形成过程相似。( ) 2.做雾的形成实验时,往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热水造雾效果更好。( ) 3.雪是由冰晶聚合而形成的固态降水。( ) 4.乌云密布预示着将要下雨。( ) 5.在模拟露和霜形成的实验中,选用金属桶的主要原因是金属材料不易破碎。( ) 6.露出现的时候,天气都比较冷,空气也比较潮湿。( ) 7.地球上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水循环。( ) 8.雪山上的雪、冰川中的冰不能直接变成水蒸气。( ) 9.土壤的颗粒实际上是由岩石中的矿物风化而成的。( ) 10.河床中鹅卵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无关。( ) 四、连线题(每线1分,共4分) 结合生活经验,将水在自然界存在的形式及形成原因用线连起来。 云 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飘浮在低空 雾 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小冰晶)飘浮在高空 雪 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遇冷凝固成的冰晶 霜 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