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68066

18.4 焦耳定律(课后课堂讲义)(含答案) 人教新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日期:2024-06-0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20434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8.4,焦耳,定律,课后,课堂,讲义
  • cover
第十八章 电功率 第4节 焦耳定律 第一部分 课后习题(P102)再现 【习题1】某导体的电阻是2Ω,通过2A的电流时,1min产生多少焦耳的热量 【答案】导体在1min内产生的热量为:Q=I2Rt=(2A)2×2Ω×60s=480J. 点评:把已知条件带入焦耳定律数学表达式:Q=I2Rt之间求结果。注意计算前要把物理量单位都统一化为国际单位。 【习题2】一只额定功率是450W的电饭锅, 在额定电压下使用,每分钟产生多少热量 【答案】电饭锅每分钟产生的热量为:Q=W=Pt=450W×60s=2.7×104J。 【习题3】一只电烙铁的额定电压是220 V,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是1 210Ω,它的额定功率有多大 在额定电压下通电10min产生多少热量 【答案】40W 2.4×104J U=220V, R=1210Ω P额=U额2/R=(220 V)2/1210Ω=40W 在额定电压下通电10 min 产生热量为 Q=W=P额t= 40 W×600s=2.4×104 J 点评:(1)用P额=U额2/R这个公式求额定功率。 (2)在额定电压下通电10 min 产生热量等于电流做功Q=W=P额t 【习题4】某校师生自制了一台电烘箱。电烘箱的电阻丝通过5 A的电流时,每分钟可产生6.6x 104J的热量。求这台电烘箱的电功率和电阻丝工作时的电阻。 【答案】1100W 44Ω I=5A, t=1 min=60s, Q=6.6×10 4J 电流做功等于焦耳热,W=Q=6.6×10 4J 根据P=W/ t 电烘箱的电功率P=W/ t=6.6×10 4J/60s=1100W 根据焦耳定律:Q=I2Rt得 电阻丝工作时的电阻: R=Q/I2t=6.6×10 4J/(5A)2 ×60s=44Ω 点评:(1)根据P=W/ t求电烘箱的电功率; (2)根据焦耳定律:Q=I2Rt得电阻丝工作时的电阻: R=Q/I2t 【习题5】电流的热效应有时对我们有益,我们利用它;有时对我们有害,需要减少电流导致的发热,或者尽快把发出的热散发掉。 (1)列举两个生活或生产中利用电流热效应的实例; (2)列举两个生活和生产中为防止电流热效应产生危害而采取的措施。 【答案】电暖气、电热毯等在供暖时都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电视机长时间不用时需定时通电,用电热驱潮;电冰箱在冬天长时间停用的过程中也需要通电,用电热驱潮。 防止电热危害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电动机利用翼状散热片增大散热面积;电冰箱在放置时后背要与墙壁保持一定距离,使热量通过空气散发;计算机中小风扇用来散热。 点评:能举出一些对人们有利的实例,也能举出一些有害的实例。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把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热效应.电流的磁效应(通电会产生磁),奥斯特发现: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此题主要考查电流的热效应和电流的磁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把握住电流的热效应和磁效应的概念,看是否把电能主要转化为热能,来区分是电流的热效应还是电流的磁效应. 【习题6】在家庭电路中,有时导线长度不够,需要把两根连接起来,而连接处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加速老化,甚至引起火灾。这是为什么? 【答案】导线连接处只是表面相接处,芯未接触,导致接触面积减小,电阻变大。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导线连接处产生的热量较多,即电能转化为热能较多。所以连接处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加速老化,甚至引起火灾。 点评:关键要知道接触处电阻变大是因为接触面积减小。 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变式练 1.下列设备中不属于利用电热工作的是   A.电褥子 B.电饭煲 C.电风扇 D.电热水器 2.如图所示,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中,两个透明容器中分别接入了电阻丝和,且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将导线和接入电路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和阻值相等,则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B.若和阻值相等,则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C.若和阻值不相等,则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