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1.2 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教室的棚顶高度约为 B. 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 C. 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D. 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压强约为 2.(3分)一辆摩托车做直线运动,内走,内走,内走,…,则此车运动是 A.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 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3.(3分)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A. B. C. D. 4.(3分)下面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B. 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 C. 误差可以减小,也可以避免。 D. 测量值和另一个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5.(3分)下列单位换算的写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6.(3分)厦门地铁是全国最美地铁之一,如图所示是厦门地铁的某个站台,当地铁离站时 A. 坐在车厢内的乘客相对于车厢是运动的 B. 坐在车厢内的乘客相对于站台是静止的 C. 站台相对于地铁车厢是静止的 D. 地铁车厢相对于站台是运动的 7.(3分)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下图,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8.(3分)《吕氏春秋察今》记录了“刻舟求剑”的典故。学习物理知识后使我们懂得,要确定剑落水的实际位置,应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岸边的树 B. 舟 C. 舟上的标记 D. 水流 9.(3分)物体沿直线运动,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则物体 A.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 每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 D. 每秒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 10.(3分)如图是小明用滑板车向前滑行时的情景,站在路边的小华认为他是静止的,则小华所选的参照物是 A. 地面 B. 滑板车 C. 路边的树木 D. 小华 11.(3分)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B. C. D. 12.(3分)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在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B. 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处相遇 C. 在内,甲同学静止不动 D. 在内,乙同学的速度为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4分) 13.(3分)在下面的测量数据后面填上恰当的单位: 圆珠笔的长度是 _____ ;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_____ ; 一根头发的直径是: _____ . 14.(2分)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 _____ ,合 _____ . 15.(5分)如图所示,在风洞实验室进行测试的电动汽车,如果以流动的空气为参照物,汽车是 _____ ;在电动汽车充电的过程中,电路如果发生过载或短路,电路中的 _____ 会自动切断电路,确保安全。 16.(2分)“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是井冈山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五一期间,苹苹乘坐的汽车刚刚进入井冈山景区,便有一种“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的感觉,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与_____。 17.(2分)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_____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_____判定最先达到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8.(10分)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_____ . 四 、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9.(10分)小明在跑百米时前用时,后用时,小明前、后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20.(10分)“东风”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化的高超音速乘波体滑翔武器。 在某次测试中,“东风”导弹仅仅用秒就精准命中千米处的目标,求在这次测试中,“东风”导弹平均速度是多少米 ... ...